闲时跳换电视频道,那些粘着假睫毛和亮唇彩的脸张张似曾相识,时而格格装,时而民国旗袍,便没来由地对旗袍腻烦起来。
旗袍最早是外套,后来是裙服,现在是符号。如今民国旗袍出现之处,必有老上海,黄包车,洋房,烟斗,江湖恩怨,女人争斗,张爱玲,阮玲玉,百乐门,夜来香……这些道具是连锁的,摸一下动全身,掉一地“文化”皮屑,意淫得千篇一律。
拍《梅兰芳》时导演给章子怡做旗袍的过程可真够龟毛。原本用的是台湾面料,完工后他不满意,几经辗转他找到法国面料商,那种料子极吊诡,看上去既厚又薄,盖因糅合了许多古怪成分,染色效果雅静至极。片中,孟小冬的旗袍都简单得没法再简单,有一件甚至连扣子都没有,这恐怕也是最妖娆的地方:一气呵成里有着不由分说的决绝清凉。
再狠心的女人提起去年那件织锦缎旗袍时,眼神总归是温柔的。才女的这句话是女人的尚方宝剑。在我有限的旗袍经历里,几乎都是愉快的。大学时被吸纳进礼仪队,穿旗袍在寒风中站两小时的收入可买一条打折的名牌牛仔裤。前两年有次旗袍派对我得了个小奖,奖品是价值三千元的SPA卡。如今我的几件旗袍的功能相当于皮尺,当产后六个月就能塞进去时,我一时得瑟坏了,立刻拍了张照片发到微博上。然而塞进去容易脱出来难,当我进退不得时,只得忍痛剪掉了那件劳什子得以自救,结果发现,原来是拉链卡住了。
女友对此嗤之以鼻:哪里有像你嘎粗的人,旗袍都不是手工的,还有拉链!遂拉我去奉贤路一家著名的旗袍作坊。这条毗邻南京路的逶迤小马路,像贵小姐身边的贴身丫鬟,没有太多风情和气场,却看惯了场面,因此参透不少世情。女友想做件缎面旗袍,旗袍师傅扫了她一眼说,你皮肤白,料子选深色衬皮肤,可手臂粗,最好别穿短袖,盘扣用兰花扣吧。一切不容商量,女友也诺诺称是。
彼时脖子上挂着爱马仕皮尺的大师傅正小心翼翼动着剪刀裁一块黑色天鹅绒。天鹅绒是最难伺候的料子,完全没有骨架。黑丝线一针下去就沉在里面看不见了,只能凭着手里的感觉走。
看他做旗袍我是害怕的,生怕自己辜负了他做的好衣服,如此只有穿成衣比较自在。欣赏过不少旗袍美女的照片,得出结论:旧时代的衣服必须搭配旧时代的表情——优美腼腆里暗藏运筹帷幄的自信。最后我安慰自己,生活要多多删繁。比如对智能手机,50%的功能是没用的,对高档轿车,60%的速度是闲置的,一个男人,70%的功能是中性的,一本时尚杂志,80%的页码是翻过去就算的,一件旗袍,90%的命运是拿来自我陶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