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警方对电讯诈骗的打击和防范宣传从未间断,但犯罪分子依然通过不断变换欺骗方式,令市民蒙受不可承受的损失。昨天,市公安局治安总队黄奕警官告诉记者,近期有几种电讯诈骗常见伎俩,市民不可不防。
1生育补贴诈骗
【作案手法】
不法分子冒充医院谎称生孩子可以获得政府补贴,让被害人到银行的ATM机上进行领取补贴操作,实际上是转账操作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
近日的一个下午,邓先生正在单位上班,手机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某医院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她不仅能报出邓先生和其妻子的姓名、手机号码,连孩子出生的资料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令邓先生对其身份深信不疑。
工作人员告诉邓先生有一笔4300元的生育补贴要返还给他,不过要去财政局领取,之前已经邮寄了一份书面通知给他,却被退回了,今天是领取补贴的最后一天,一定要抓紧时间办理,一旦过期钱就拿不到了。
邓先生心想领生育保险金不是应该在社保局吗?怎么变成财政局了?正在犹豫,对方给了邓先生一个申请领取保险金的编号和所谓的财政局的咨询电话。于是,邓先生拨打了这个电话,自称是财政局工作人员的男子问邓先生要了申请编号并进行了查询。很快,男子表示确实有一笔按照2001年国家相关政策对生育第一胎者进行的补助金4300元要退还给邓先生。见对方的说辞有板有眼,邓先生慢慢失去了警惕,便问对方如何才可以领取补贴。男子说由于是最后一天,时间比较紧,为了节约时间,可以通过ATM机进行操作。
之后,邓先生来到ATM机前,跟着对方的指示操作,却不知这些操作实际上是把这4300元转账给了对方。不一会邓先生惊觉自己很有可能是上当受骗了,于是,他拨打医院的电话查询,没想到医院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邓先生马上报警。
【警方提醒】
据了解,所有政府对生育保险金的领取方式一直有着明文规定,办理人必须带着医院出生证明、身份证和银行账户等的原件和复印件到社保中心统一办理,且资金不是当天下发,而是经社保局核准后由银行转账到妈妈的银行账户内的。医院绝对不可能直接打电话通知领取生育补贴,更不可能要求当事人前往银行进行转账,这类电话都是诈骗千万请不要相信。同时,一旦接到这样的电话,要及时拨打110进行举报。
2中奖短信诈骗
【作案手法】
不法分子通过拨打电话和群发短信,假冒“我要上春晚”、“央视春晚”、“快乐大本营”等知名电视栏目,谎称当事人通过随机抽奖,已成为幸运观众,中了价值数千乃至数万元的笔记本电脑,然后以交纳手续费、快递费、公证费等为名,要求当事人先行支付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
上周四,市民吴小姐收到了一条称她中了“快乐大本营”幸运观众大奖的短信,信以为真的她通过登录短信中的领奖网址,与对方取得了联系,结果被对方先以支付押金为由骗取了5700元。然后又被对方以保证金为名骗走了3200元,最后再支付了4800元的公证费后,对方的电话再也无法打通了。吴小姐前前后后共被骗走了13700元。
事后,办案民警介绍,最初骗子告知她中的是12000元的笔记本电脑,但实际上她最终付出的是13700元,已经超过了她所中奖的金额。其实,很多中奖诈骗的被害人并非不知道此中的风险,但由于骗子都说得煞有介事,而且他们要求支付的第一笔钱往往数额并不多,正是在这种以小博大的侥幸心理下,当事人被蒙蔽了双眼,身不由己,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警方提醒】
对于突如其来的中奖信息不要轻信,要谨慎对待;尤其是当对方提出各种名目的费用时,可以判定这就是诈骗,不予理睬;并将该短信转发至12110进行举报。
3邮寄包裹诈骗
【作案手法】
不法分子冒充邮局的工作人员,通过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谎称当事人有一个藏有违禁品的包裹,进而诱骗被害人携带信用卡前往银行或者ATM机将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
上周日,市民徐先生接到了一条落款为上海市邮政局的短信,称其有包裹,但是因地址不详无法派送,于是徐先生按短息提供的电话与对方联系,想不到得来的消息却让他大为震惊,自称为邮政局工作人员的男子表示在例行检查中发现徐先生这个包裹内藏有毒品,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徐先生当即表示自己绝对不可能与毒品有关。于是对方就提供了一个所谓的公安局的电话,让徐先生与其联系说明情况。这个所谓的公安局的电话一接通,对方就表示这样的情况出现是由于徐先生的身份证被人盗用了,而且目前已经查明徐先生的银行账户也很不安全。如此一来,刚刚有些心定的徐先生又开始焦急不安了,自称为警官的人在电话中颇为善解人意,称已经为徐先生办理了安全账户,只要徐先生将钱款转到安全账户内钱就安全了,但是必须在两个小时内就转账,否则风险很大。
信以为真的徐先生当即出门拦下了一辆出租车,赶到了附近的银行ATM机,将卡内的1万余元全都转到了安全账户。直到晚上其爱人回家说起此事时,才发现情况有异,但再去查账,卡内的1万余元早不见了,所谓的邮政局和公安局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警方提醒】
凡是打电话来涉及到“电话欠费、信息泄露、违禁包裹、法院传票、信用卡年费扣除、恶意透支、涉及洗钱、安全账户”等关键词,都是诈骗,不可轻易汇款。确实心中有疑问的,绝不可先汇款,可以向警方、银行工作人员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