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纪海鹰 摄
今天上午,下了一整夜的雨渐渐小了些,落户上海的10只朱鹮在细雨中展翅飞翔,似乎在巡视和熟悉上海野生动物园这个新家。昨天,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值班兽医和饲养员度过了紧张、无眠的一夜。天亮雨渐止,看着朱鹮开开心心地在新家盘旋,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与雨相伴,朱鹮度过了它们在上海的第一个平安24小时。
上海泥鳅味道不错
今天上午,饲养员在朱鹮岛的水池里投放进活蹦乱跳的泥鳅,10只朱鹮时不时俯冲下来,从水池里品尝上海美味,“嗯,好像跟俺们老家的泥鳅味道差不多”。而朱鹮不知道,为了让它们吃到可口、干净的泥鳅,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不仅想尽办法采购无公害的“绿色泥鳅”,还把泥鳅放在淡盐水中养上一段时间,去除掉泥鳅身上的粘液。据介绍,朱鹮以活泥鳅、活鱼虾为食,每只朱鹮每天可吃6至8两泥鳅。
长途飞行来到新家
昨天13时55分,搭载10只朱鹮的东航MU2157航班准点抵达浦东机场,朱鹮出机舱,抵达出口处,工作人员立刻打开朱鹮“花轿”一角,观察经过2个小时飞行后朱鹮的状况,“精神很好,朱鹮都站立在‘花轿’内,一切正常”。随后,专车一路接送朱鹮前往它们在上海野生动物园的新家——与国宝大熊猫为邻的朱鹮岛。16时20分左右,野生动物园新建的朱鹮岛迎来了“岛主”——10只“东方宝石”。
老家来人专项检查
到了新家,还不能立刻入住崭新的朱鹮岛,随10只朱鹮一起来沪的陕西野生动物救助研究中心的专职朱鹮饲养员田红梅,先进入朱鹮岛仔细检查验收,“水池的水太浅了,朱鹮除了喜欢在水池里捕捉泥鳅吃,还常在水中嬉戏、洗澡”,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立刻按田红梅要求进行整改。随后,工作人员从“花轿”中小心翼翼地抱出朱鹮,把固定它们翅膀的胶带解除,一一进行身份登记,然后才放入朱鹮岛,让它们活动一下筋骨。
从昨天上午7时许入“花轿”算起,朱鹮已奔波了近10个小时,难免有些旅途疲劳。适应了一会,10只朱鹮拍动翅膀,在新家盘旋飞翔。
适应环境准备亮相
换了环境,10只朱鹮对新家有点陌生,只要人走近,它们都躲得远远的,有一只还不小心撞到了网上。朱鹮岛的内网非常柔软,撞上也不会受伤。饲养员怕朱鹮受到干扰,特地为朱鹮岛围上了彩条布,让朱鹮有一个无干扰的环境,一方面尽快适应新家,另一方面也方便为朱鹮做检疫,为公开展出做好准备。
昨天傍晚起,上海下起了雨,雨点非常密,这让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非常紧张,尽管朱鹮岛上有避雨设施。在陕西老家,它们也是露天生活,对雨并不害怕。但毕竟是初来乍到,朱鹮一时还不适应新环境,寻找避雨处还有个过程。夜幕降临,野生动物园安排了一名兽医、一名饲养员值班,怕惊到朱鹮,值班人员不敢打灯光,只能靠耳朵贴着网罩“听”,就这样听了整整一夜,从声音来辨别是否有意外。今天一早,野生动物园值班人员报告:“还好,一夜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