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书局的作者袁行霈眼中,每一家出版社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中华书局个性中最突出的就是体谅——对读者、作者双方的体谅,“在学术浮躁的情况下,这种个性尤为难得。”
袁行霈对中华书局的“体谅”深有感受。1982年,他开始整理《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看似浅显平易,但其中的意蕴非常丰富,深入探究始知其难。这项工作几经反复,拖了20年,到2002年《陶渊明集笺注》才缴稿,次年出版。”他风趣地说道:“在此期间,中华书局从不催促,只是不断送些稿纸来,以示并未放弃之意。中华书局对学者的体谅、理解和宽容,令我感念不已。”
中华书局成立百年来,共出版图书3万余种,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古籍出版旗帜和学术文化出版重镇。对于一百年老号,袁行霈心存景仰:“中华书局致力于学术的传承,对于学术风气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而学术风气又深刻影响着中华书局,最终造就了中华书局卓尔不群的行业品格。”
驻京记者 王亦君(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