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旅途中,一根银针让八旬老太转危为安;生活中,经常送医送药不取分文。网上“最帅上海爷叔”说——~~~
旅途中,一根银针让八旬老太转危为安;生活中,经常送医送药不取分文。网上“最帅上海爷叔”说——~~~
旅途中,一根银针让八旬老太转危为安;生活中,经常送医送药不取分文。网上“最帅上海爷叔”说——~~~
旅途中,一根银针让八旬老太转危为安;生活中,经常送医送药不取分文。网上“最帅上海爷叔”说——~~~
旅途中,一根银针让八旬老太转危为安;生活中,经常送医送药不取分文。网上“最帅上海爷叔”说——~~~
旅途中,一根银针让八旬老太转危为安;生活中,经常送医送药不取分文。网上“最帅上海爷叔”说——~~~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旅途中,一根银针让八旬老太转危为安;生活中,经常送医送药不取分文。网上“最帅上海爷叔”说——
能够帮助别人是桩快乐的事
邵宁
  去年8月,凭借一根银针,一位58岁的上海游客在海拔千余米的张家界天子山上,对一名八旬老太紧急施救,使其转危为安,被网友称为“最帅上海爷叔”。上海银行职员、杨浦区百兴花园居民黄上炎因此成为“网络红人”。日前,杨浦区大桥街道“学雷锋活动”微博接到居民爆料:黄上炎平时也经常为居民义务诊治,送医送药,不取分文。“活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邻居们叫他“黄医生” 

  近日,记者来到大桥社区新华居委,黄上炎的邻居们说:黄上炎在张家界救人是习惯使然,不然他怎么会随身带着银针? 

  黄上炎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是老中医,父亲作为军医参加抗美援朝4年,出生入死,立功受勋。黄上炎自幼耳闻目染,也掌握了不少中医技能,尤其擅长针灸和祖传的药筒。黄先生中学毕业到云南插队落户,当过赤脚医生,回上海后白天上班晚上读书,坚持学医,通过了上海中医药大学自学考,1998年通过主治医师考试,现持有注册医师执照、中医师资格证书等。 

  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进入新成立的上海银行,现在虹口支行从事信贷工作。在单位,他是优秀员工,去年因业绩增长而被评为先进个人。而在社区,大家都叫他“黄医生”,业余时间大多花在为邻居和朋友治病上。 

  “黄医生医术高明,乐于助人。上次我2岁不到的小孙子拉肚子,到医院看了几次、打了吊针都没好,到黄医生这里,一块生姜就解决了问题!我们既佩服又感激!”提起黄上炎,2号楼的楼组长陈彪竖起了大拇指。 

  为人治病不收分文 

  家住同一小区的高网玲是位残疾人,20出头的女儿小琳(化名)刚刚工作,她外貌清秀,可伸出一双手来却让人吓一跳,因为先天性皮肤角化,手看上去粗糙、龟裂、发黑,给她的工作、社交带来很大困扰。这是一种难治的皮肤病,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治不好。前年10月,听说黄上炎会看疑难杂症,高网玲就一瘸一拐带着小琳上门求助。 

  黄上炎花了一个多小时为小琳进行了诊断,然后进行了一番研究,针对她的症状买来药材,调配药膏,无偿给小琳敷用。此后,高网玲隔三差五都要带女儿去诊治、取药,黄上炎都不收任何费用。更让高网玲感动的是,看到小琳因顽疾而有些自卑,黄上炎还和她谈心,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她好好工作,趁年轻多学点东西。经过一年多治疗,小琳的症状减轻了,开朗的笑容又重新回到她脸上。 

  付出劳动收获尊重 

  走进黄上炎家,三室一厅的房子装潢很简单,放得最多的是医学书。年近60的黄上炎说话温文尔雅。邻居李强说,黄上炎是个孝子,母亲原来住在嘉兴,后来生了病,黄上炎和妻子把老人接来照料。现在老太身体好多了,90岁的人还能做家务。 

  对于黄上炎救人的事,大家都说,他的行动提升了上海人的形象。黄上炎却觉得没什么。他说:“我们的社会,需要大家都伸出手来互相帮助。有人倒下,应该搀一把;哪怕一句温暖的话,也给人希望。” 

  长年累月义务给人看病,图的是什么?黄上炎说:“人应该有精神上的追求。我付出劳动,收获了尊重。能够帮助别人,是桩快乐的事。” 

  本报记者  邵宁(线索提供:杨浦区大桥街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评论
   第A03版:要闻·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财经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法治视窗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颛桥寝园壁葬开启一年多仅一人“入住”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
能够帮助别人是桩快乐的事
清明踏青如何选线路
沪上“网上扫墓”网站将推手机纪念祭祀平台
出国花20欧元买块石头 过关时竟被当成走私犯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5能够帮助别人是桩快乐的事 2012-03-27 2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