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1.形势出现三大突破
民族和解取得进展
问:最近一年来,缅甸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昂山素季参选能否获得成功?
答:回顾2011年,缅甸形势出现了三大突破:新议会选出了以吴登盛总统为首的新政府;缅甸新政府和以昂山素季为首的反对党决定搁置分歧,开展合作;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缅为标志的缅甸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初步解冻。
由于缅甸新政府和昂山素季的和解,昂山素季改变了原先不承认2010年11月缅甸大选结果的立场,同意参加补选。缅甸新政府也对政党法进行了修改,为在大选前被迫解散的全国民主联盟重新注册扫除了法律障碍。2011年11月25日,全国民主联盟申请重新注册,并得到批准。由于缅甸宪法规定议员进入政府工作后必须放弃其议席等原因,有48个议席需要补选,其中联邦议会人民院40席,民族院6席,省邦议会2席。全国民主联盟将参加其中47个议席的选举,昂山素季的选区在仰光郊区高穆镇。
由于昂山素季在缅甸国内和国际上享有颇高的威望,她的当选将成为缅甸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昂山素季成为缅甸民主运动的领袖,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她有相当特殊的身份。她是缅甸民族独立运动领袖昂山将军的女儿。昂山将军在缅甸独立前于1947年2月出任临时政府总理,不幸于同年7月19日被反动分子暗杀。缅甸人民尊昂山将军为国父。他的遗孀杜庆芝在缅甸独立后成为社会活动家,曾任缅甸驻印度大使等职。昂山素季生于1945年6月19日。
其次,时势造英雄也是重要因素。在1988年前,昂山素季长期在国外居住,是一位学者,她的丈夫为英国人迈克阿里斯,也是一位学者,有两个儿子。1988年5月,因杜庆芝病重,昂山素季从国外回到缅甸看望母亲。同年8月,缅甸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群众运动。昂山素季积极投身群众运动,一跃而成为缅甸反对派的主要领导人。同年8月26日,她在仰光大金塔前演讲,数十万人出席,说明了她的号召力之强。
然而,1990年5月,全国民主联盟在缅甸军政府主持的大选中获得压倒性的优势胜利,在485个议席中获396个席位,但由于缅甸军政府主张先召开国民大会,制订新的宪法,大选后没有实现政府更迭。对此,昂山素季领导全国民主联盟开展了长期的斗争。从1989年至2010年这21年中,昂山素季有15年是在软禁或监狱中度过的。1999年3月,迈克阿里斯因病在英国去世,缅甸军政府批准昂山素季出国奔丧,被她拒绝了。
昂山素季参选受到缅甸广大群众的热烈支持,也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由于昂山素季已表示愿意在当选后参加政府,今后她可能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这将使缅甸政府取得新的活力。全国民主联盟如取得一些议席,尽管数量不多,将使缅甸议会出现十分活跃的局面。由于昂山素季主张缅甸政府同少数民族武装和解,她可以从中发挥调解作用,使缅甸民族和解进程取得新的进展。
当然,由于昂山素季以及全国民主联盟同缅甸军人集团过去长期的对抗,双方要建立相互信任还需要时间。而且目前缅甸由军人集团领导的多党民主制同昂山素季要求建立西方议会民主制的主张并不一致,昂山素季已公开表示今后需修改给军人集团过多特权的宪法,因此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矛盾和斗争。但从近期看,合作将是主流。
2.将改善与西方关系
摆脱国际上的孤立
问:昂山素季参选一旦获胜,缅甸与西方的关系将会如何?
答:在昂山素季当选并进入缅甸政府后,缅甸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会进一步解冻,缅甸的对外关系将出现非常活跃的局面。
关于缅美关系,希拉里在访缅时表示美国将采取“以行动对行动”的方针。估计美国将逐步取消对缅甸的制裁,为缅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缅甸总统吴登盛于2011年11月19日透露,奥巴马总统可能会在希拉里之后访缅。2012年是美国总统竞选年,奥巴马试图将把美国推动缅甸民主化取得的成果作为他的竞选资本,因此很可能访缅。如奥巴马因忙于竞选无法分身,也会有其他美国高层人士访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一些领导人也会访缅。缅甸摆脱国际上的孤立将为缅甸于2014年担任东盟轮值国主席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中缅关系基础牢固
有望继续全面发展
问:中缅关系将会出现什么变化?答:当前人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昂山素季当选并进入缅甸政府后,是否会影响中缅关系的发展。总的来看,除了今后中国在同缅甸的经贸关系中会面临同西方更多的竞争外,中缅关系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而且会增加一些有利的因素。
首先,中缅关系有牢固的基础。这是中缅两国历代领导人领导两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长期努力的成果。而从中方来看,有两件大事处理得很好,采取了正确的决策。
第一件大事就是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解决了中缅边界问题。早在1960年,中缅两国就签订了边界条约,使缅甸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国家,当时中缅友好出现了高潮。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使中缅两国不再存在重大的利益矛盾,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就当前看,中缅关系同中国同印度、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因领土主权问题而关系不时出现紧张有明显的区别。
第二件大事就是中国对1988年缅甸群众反政府运动,坚持不干涉内政的政策。
当时西方国家积极支持缅甸反对派,露骨地干涉缅甸内政,对缅甸动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政府坚持不干涉缅甸内政,对缅甸动乱始终采取不干预、不介入、保持超脱的方针。1988年9月缅军接管政权后,中国根据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同缅甸军政府逐步开展友好接触和往来,中缅传统友好关系获得了恢复和发展。中缅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互访,两国贸易和经济合作以及文化交流也继续进行。
当然,中国领导人在同缅甸领导人会谈中也多次表示,中方支持缅甸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稳定与发展的努力,希望缅甸坚持政治改革,推进民族和解进程,找到一条既符合缅甸国情,又符合人民愿望的发展道路。因此,当前缅甸的政治和解也是中国历来的主张。
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中国在缅甸问题上的政策是成功的,使中缅关系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策是失败的,导致它们同缅甸关系长期的中断。
第二,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的作用。中国是缅甸的邻国,同缅甸有很长的边界。过去,缅甸在非社会主义国家中首先承认新中国,缅甸历届政府都同中国友好,文化大革命中两国关系发生曲折后缅甸主动修复关系,地缘政治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今后,缅甸不管谁当政,都会重视这一因素。而中国采取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尊重缅甸的政策,又积极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第三,从缅甸国内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缅甸军人集团将继续起主导的作用。它不会忘记过去中国在它处境极其困难的时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确立场。因此,缅甸政府对发展中缅关系会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
在缅甸反对派方面,昂山素季对中国是友好的。我在1987—1991年担任中国驻缅甸大使期间,同她有过几次友好的会见。她曾深情地回忆起她小时候同她母亲杜庆芝到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作客的情况。杜庆芝是中国的老朋友,曾全程陪同宋庆龄访问缅甸,并在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和她访问中国时会见过周总理。昂山素季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她至今仍保存着周总理的礼物。1988年12月27日杜庆芝病逝后,邓颖超给昂山素季和其兄弟昂山乌发了唁电。1990年5月,全国民主联盟在大选中获胜后,我曾亲自前往该党总部祝贺。2011年12月,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同昂山素季进行了友好的会见。这些都表明,中国同昂山素季的关系一直是友好的。今年3月,昂山素季在缅北竞选时重申她一旦当选,不会影响缅甸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第四,缅甸国内的和解将使中缅关系的发展在缅甸国内和国际上取得更加宽松的环境。从中美缅三边关系看,中国同美国和缅甸的关系都比较好,处于十分主动的地位。鉴于缅甸实现民族和解并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有利于缅甸的和平发展,中方已多次表示支持。这将使缅甸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干扰大为减少。而缅美关系虽然会逐步改善,但也不会一帆风顺,仍会出现某些曲折。此外,缅甸在同西方改善关系后经济将会有较大的发展,从长远看对中缅的经贸关系也是有利的。
总之,中缅友好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充分证明中缅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展望未来,中缅友好关系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