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付了钱”就可以弃书辱师?
朱绩崧
  朱绩崧

  午夜赶稿,看到同行发了条微博:“今天一学生不带书,问他。他说:‘谁规定有书才能进教室?我付了钱,我就有权利坐在这里!’然后骂了句神经病。”

  从商业角度阐释师生关系,于斯为盛。传诵千古的“师道尊严”,居然架不住一句“我付了钱”?如果说十年浩劫里那些丑怪荒唐是左道邪说冲昏头脑,那“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消费者就是上帝”,可是理直气壮到几乎无可指摘的地步了。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有一天教师也要学习KTV的职业精神,开展跪式服务,以更大程度地愉悦消费者的身心呢?

  无可否认,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属稀缺资源。每一个大学生都该走出教学楼,到门口看看那些风来雨去、受怕担惊的小贩,想一想:如果他们也读过大学,还会这样生存么?你能坐在教室里,也就意味着你的很多同龄人不能。以我母校复旦为例,14年来,计划内本科每年学费从3400涨到5000元,粗折成首饰金价,显然是大跌了。学校所以能维持发展,教师们所以能体面过活,显然不是,或不主要是,因为“我付了钱”。

  当然,同样无可否认的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与世界一流尚有距离。否则,某些官宦也不会忙着安排公子投牛津、奔哈佛。现在的大学生见识多,很多没进大学前就游欧历美,领教到差距,于是就有人对所受教育从大一抱怨到毕业。对他们,我总是说:“你要走,你能走,就走吧。走不掉,希望你尽量在这里多学点。抱怨,是不能增长学问的。”但的确也有劝说无效的。印象中,有两位“我付了钱”始终带着《足球报》和我“对簿”课堂。其中一位,草草毕业,听说还去了中学教书。容我冒昧揣测:今天的他,站在讲台前执鞭论道,对我当年几分苦心,一丝无奈,也能有所理解了吧。

  付了钱,可以坐。坐着,却不是为了坐着。小到个人价值,大到国族命运,都在这一坐之中。《大学》上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如果课堂知识都无法真诚地接受,或者根本没有真诚接受的意愿,那接踵而来的玩世不恭和颓废放纵是可以想见了。只是,“我付了钱”,钱也可惜,我也可惜。

  至今记得我的一位老师在开学首堂课上说:“你不喜欢我的课,没关系,你可以不来。但是,你不可以浪费青春。你要保证去图书馆看书。我不算你旷课。”我想节录“你不可以浪费青春”八个字,送给同行微博里提到的那位学生,并且衷心祝愿他不要也骂我“神经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伦敦奥运倒计时100天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教育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留学招生
   第B24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25版:人才
   第B26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7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8版:人才/留学招聘
建设费改基金,名正言顺则谋事易
“离婚中介”
重建社区权责 对“小区养羊”说不
媒体观点
黑心胶囊
“眼花”判错案,法律是儿戏?
“付了钱”就可以弃书辱师?
新民晚报评论A04“付了钱”就可以弃书辱师? 2012-04-18 2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