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辞了废品站送货的工作,拜临平北路的老罗师傅为师,学习修自行车。虽然这活计看上去技术性不高,可干起来却并不是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它也得讲究一些悟性和感觉。比如装中轴吧,拧紧了轴容易磨损,拧松了就老要掉链子。攀辐条更是让人劳心费神,大伤脑筋,虽然我为此没少挨师傅的训,可直到离开师傅,愣是没学会。
学了一个月,我到吉祥路欧阳路的交叉口摆摊自立了。只因技术不精,所以干起活来十分吃力。补只轮胎,我常常需要二十分钟,而老师傅十分钟就能搞掂了。上只四百磅的朝阳外胎,我更是创下了耗时两个钟头的惊天记录,如果允许申请吉尼斯,我差不多要拿个世界之最了。有时装夹胎了,充足气,砰地一声爆响,那真是对我学艺不精的最大戏弄和嘲讽。好在咱天生就有一种百折不弯的韧性。在一次次的操作失误后,我的技艺也日臻完善。半年后,我不仅补胎达到了老师傅的水平,就是最难的攀辐条我也学会了。于是生意旋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原先一天只赚几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四年后,我在镇上买了第一套商品房,完成了我修车生涯的第一篇华章。
在路边摆了九年地摊,我看街道里老是来冲摊,于是就把吉祥路塘里1号的门面租了下来,决定一边批发自行车配件,一边修车。原想批发配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不是一件轻松愉快,十分容易的事吗?可事态的发展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顺风顺水。有些人总是赊欠,并且欠了还欠,在钱款积累到一个可观的数目后,他们旋即人间蒸发。几次三番,不胜其烦,于是我觉得我不是干批发的料,还是专事修车一门吧。可有了店面,派头大是大了,而开销也水涨船高了,专修自行车,根本无法维持。于是我陷入了无穷无尽的苦恼之中。在经历了一番临产般的阵痛之后,我决定修理电动车。可说一说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我压根就不懂电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搭识了一个会修电动车的老乡,于是决定跟他学一学,可老乡很保守,任你殷勤执著,苦口婆心,他就是稳若泰山,不露一点口风。没办法,咱只好像杨露蝉一样演一出现代版的《偷师学拳记》。只要有人要我修电动车,我就推到老乡家,看他怎么修理。半年后,我把准了电动车的脉搏,几乎对电动车的构造性能全了如指掌了,于是我的生意,随即又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前年,我在阜阳市又买了一套商品房,虽然是按揭的,可我心里还是涌起了一种春潮激荡的成就感。因为我这个借路费出来打工的穷小子,在经过十数年的打拼,能够拥有两套房,那在修车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回首前路,我衷心地谢谢我的修车技术,可以说,没有修车技术,就没有我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