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的少先队员叫红小兵。
有一天,两个红小兵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上一位捡破烂的老头,这个老头有点皮笑肉不笑地走到红小兵跟前,从口袋里掏出一些糖果,然后连说带唱地讲:“糖儿甜,糖儿香,吃吃玩玩喜洋洋,读书苦,读书忙,读书有个啥用场。”因为这番话说得有点阴阳怪气,所以我现在还记得清楚。红小兵立马意识到,这是在腐蚀他们,就将这个倒霉的老头扭送去了有关部门。
这是一部名叫《放学以后》的动画片,差不多意思的动画片和小人书还有好多,比如《新来的小石柱》《一支驳壳枪》。这些书读下来,给我们比较直接的感觉是社会上还有不少坏人,好多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所以上一点年纪了。那一年我刚好是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吧,我们大家的想法就是将附近一带的坏人找出来。没有多久住在桥头的女生就发现了情况,女生说住在15号的老头问题很大,我们一起去侦察一下吧。
老头不怎么好走路了,一天到晚坐在15号大门口,开出口来是很难懂的方言,喊过两声没人答应,声音就更大起来,是有点发脾气的样子,这时候他的老伴就急忙地从里屋出来,替他张罗。
他的腿脚一定是土改农民打的,他有意说我们听不太懂的话,是为了潜伏和隐蔽,他的老伴这样怕他,说不定是农民家的女儿,被他抢来做媳妇的。
我们兴冲冲赶到学校,把这些情况一一向班主任老师作了反映,大家有点七嘴八舌,有些同学已经提出了抓捕方案,大家的情绪自然是很兴奋的。但老师似乎有点草草了事,只说是再看看或者看看再说,因为原话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隔了几天,住在桥头的女生又有新的发现了,说是老头手里一直在玩一些精雕细刻的玩艺,这是旧社会留下的吧,说明他是念念不忘,或者试图复辟,这真是有点紧迫的情况了,我们决定和老头正面接触,班长带二三个男生去找老头,住在桥头的女生在不远处看着,万一有什么情况,立马去学校报告老师。
为什么我们一下子就认定15号门口的老头就是我们要找的坏人呢?现在想起来,除了当时思想意识的问题,主要的因素可能是老头比较严厉,甚至是有点凶相了。但他看到我们走近他跟前的时候,却是十分友善和开心。我们班长小声说,他是假装的。
我们说,你以前是地主吗?老头笑着说,是啊。我们又说,你以前是资本家吗?老头笑着说,是啊。我们还说,那你是不是特务呢?老头依旧笑着说,是啊。我们说,你是不是还有一把驳壳枪?老头说,是的,你们怎么会知道的呀?我们说,那你拿出来让我们看看呀?老头说,不行的,小孩子不能玩枪的。
我们还说了好多话,反正书上看到的坏人的事迹几乎全问了一遍,老头全部认了下来。想不到抓一个坏人竟然这样不费工夫。我们真是太喜出望外了,就急忙赶到学校去,一五一十地告诉老师。
老师说,你们不懂的,这事儿就到此为止,以后谁也不能提,谁再管这事,不仅要点名批评,还要告诉家长。当时我们都有点发愣了,我们怀疑也可能老师和这个老头是一伙的呢。
许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老头姓陆,从事红木雕刻,是苏州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