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我家离浦东三林老街仅一里半路。当我得知首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月半”圣堂庙会在三林老街举办,在“家门口”就能够逛老街游庙会,着实让我兴奋了。
我农场“场兄”刘宝权家住浦东三林路,离三林老街更近。按他的说法,他才最有资格尽“地主之谊”。庙会开幕那天,我早早信步来到“刘兄”住处,“刘兄”和他的爱人“大柳”已在门口迎候,几位原农场场友也已应邀到场。我们走过几幢旧式民居,逶迤来到了已有近千年历史的三林老街。穿镇而过的河流,古朴典雅的石桥,水边人家、粉墙黛瓦、深宅大院、湫然古井,见证着三林的历史沧桑和变迁。
庙会还没开幕,我们已急切地走进老街,走向那张灯结彩、热闹喧嚣的庙会舞台,置身于熙来攘往的人群之中,红火的灯笼,喜庆的彩旗、各具特色的廊棚和各地风味美食,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民俗风情。开幕式有民俗风情表演、游艺花船巡游等,展现出一幅“百年圣堂庙会,千年古镇魅力”的独特画卷。河岸,杨柳依依拂人面,民谣吴语和优美舞姿相映生辉;河中,花船艘艘穿桥过,花的色彩和桥的拱形倒映水中,让观者兴奋不已。
夜幕降临,我们在老街街心酒店进晚餐。窗外,三林老街的河道、花船、拱桥,在霓虹灯的映照下,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走出三林老街,我忽然想到,三林古镇有遗存的30多幢古建筑、20多座寺庙和10多座石桥,但长久以来,却身在深闺无人识。如今,其质朴典雅的格调、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人文历史价值。它犹如一本被人遗忘在图书馆僻静角落书架上的诗集,当人们在不经意间翻阅时,书中蕴涵的诗意境界,倏忽间会让你心灵为之一动而驻足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