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书育人不讲公平后患无穷
秦丹
  秦丹

  据广州日报报道,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滨河中学,重点班的学生甚至可以一个教室孵四台空调;但在普通班,学生投票决议集资买空调学校都不给批。日前,滨河中学高一学生阿平发微博诉说此事,引发公众关注。

  同样闷热的天气,同样都是学子,为什么待遇如此不同?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首先感到的是歧视。重点班的空调是学校出钱买的,电费也是学校负担;普通班的同学自己组织民主投票,通过决议集体购买空调集体负担电费,还走正常程序向学校上交了申请,向校长写信恳求,都未能被允许。显然,他们的感情受到了伤害,认为“被歧视”了。

  学生这样认为,不是没有理由。但校方也有自己的解释:不存在歧视行为,学校资金有限,安装空调的计划也只能逐步推进;普通班用的南楼教学楼是学校1984年建的,建筑老旧,如需要安装空调,还需要改造。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看来成绩不同,待遇不同,这待遇还不仅仅是空调。

  作为教书育人者,分别心为何就这么重?而分别的依据,仅仅是分数?这是把教育的对象——人放到了何处?他们的个性、情感、思想、喜好和要求,都可以置之不顾?这种惟分数是瞻,不把人当人的教育,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样的学校,怎么能在学生心目中当得起“母校”二字?

  当下,许多教育管理者为了政绩,对学校的诸多做法,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一些学校搞所谓的重点班,在师资力量上倾斜不说,甚至在教育条件上,也搞“三六九等”。这种行为对学生造成的不仅是感情伤害,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养成。养尊处优者,理所当然地坐享好条件,已然缺失了批判精神;被等而下之者,心里多了挣扎,又怎么能以平和心态面对以后的路?试想一下,用这种分别心教出的学生,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共事,价值判断如何认同,又怎样能够和谐相处?

  丧失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场所,和生产车间没什么两样。就普通班级教室不安空调一事,这所学校有一名教师居然说:“学生在惬意的环境下,拼搏精神会受到影响,要去尝试克服艰难的环境。”不知道这名教师的话,有没有被断章取义。如没有,那只能有一个判断,老师看待自己的学生,持两个标准。对成绩好的学生,认为环境好了有利于进步;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认为环境好了拼搏精神会受影响。真是令人恐惧。假如这些学生也学会了老师的“两个标准”,将来在社会上有一官半职,那会不会薄养民生,肥养自己?

  教育思想中没有公平,伤害的不仅仅是学生群体,还可能是社会的未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体育新闻
   第A3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读者俱乐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6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7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8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9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0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1版:人才
   第B22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移民
教书育人不讲公平后患无穷
“无房证明”的怪圈
要让最美女教师的爱与善传递下去
媒体观点
I-配-的
鉴宝节目做假就是“三俗”
关于纪念徐光启的几点感想
新民晚报评论A04教书育人不讲公平后患无穷 2012-05-16 2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