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9: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施“魔法”瓶瓶罐罐都变玩具
陆梓华
■玩具不用豪华,宝宝喜欢就好郭甪申妈妈供图
  陪孩子玩,一定要买昂贵的玩具?未必!生活中其实蕴藏着很多有趣的小道具,不用花大钱,也能让孩子玩得很开心。本期《育儿有招》请来闸北区哈贝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厉凌华和副主任林丽,和家长们聊聊日常物品变身玩具的“魔法”。(请关注每周六上海教育电视台16:05《育儿有招》节目)

  饮料瓶认颜色,餐巾纸盒叠高、小勺子敲音乐……节目现场,家长们的这些好做法,得到了厉老师和林老师的肯定。0-3岁的孩子,需要在反复的操作摆弄中获得经验。一片飘落的树叶、一盆水、一捧沙,甚至是一段我们切下来的芹菜根,都是可以让孩子玩耍并学习的“玩具”。在开发它们的不同玩法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还能让他们学会感知世界的美好。 

  玩具1 蔬菜瓜果当“画笔” 

  将有柄的蔬菜瓜果当画笔,蘸上颜料或者清水在纸上拖动,培养孩子对涂鸦的兴趣。蔬菜瓜果的不规则形状印在纸上,能让孩子感觉到一种不同于圆形、方形的美。如果蘸上水在纸上拖曳,太阳一晒又没有了,还可以反复利用。 

  玩具2 垃圾袋大变身 

  节目现场,灿灿妈妈建议,可以将垃圾袋拉成黑色的长条,让孩子扮演小火车沿着“轨道”开。彤彤爷爷则喜欢和孙女一起把垃圾袋一个个套起来,再往里面打气,制作成花式气球。林老师选择五颜六色的垃圾袋,装上水,戳几个小洞插上吸管,高高挂起,模拟出“下雨”的场景,让孩子穿上雨披和雨鞋,或者撑把小伞,过把下雨天踩水塘的瘾。 

  此外,垃圾袋还可以贴上装饰,变身小王子的披风或者小公主的礼服。 

  玩具3 瓶子可以变把戏 

  喝完的饮料瓶,是否只能被扔进垃圾桶。家长们的创意,让它们“重生”。装上不同颜色的水,给孩子玩一个变色游戏;让孩子根据瓶口大小,塞入不同的物品,培养他的空间感;甚至可以当乐器,装上豆子或其他东西,制作出不同声效,演一场“音乐会”。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体育新闻
   第A3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读者俱乐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6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7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8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9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0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1版:人才
   第B22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移民
施“魔法”瓶瓶罐罐都变玩具
因“性”施教才能解除“男孩危机”
多给孩子一些说真话的机会
准妈妈享受“日光浴”要适度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早教沙龙B19施“魔法”瓶瓶罐罐都变玩具 2012-05-16 2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