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呵护女性盆底 提升生活质量
吴氢凯
  您是否感到惊讶,大约50%的中老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等排尿问题,还有一些女性随着她们年龄的增长时常感到盆腔下坠感,好像有东西从阴道里掉出来一样,这可能就是子宫、膀胱、直肠等盆底器官脱垂的症状。无论尿失禁还是盆底器官脱垂都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表现,这些并不是女性年龄增长后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

  剖宫产后也会尿失禁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源于妊娠和分娩,这是女性为了人类的繁衍而做出的牺牲。怀胎十月,随着子宫的逐渐增大,女性的盆底组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大约20%-30%的女性在妊娠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尿失禁,表现为呕吐、咳嗽或打喷嚏时发生不自主的漏尿。这种尿失禁可以延续到分娩以后,甚至终身。另一些女性在分娩后才出现尿失禁的现象。研究表明:初产后没有尿失禁的女性,产后5年尿失禁发病率19%。初产后3个月内发生尿失禁的女性,92%的人5年后仍然存在尿失禁。这种妊娠期尿失禁与分娩方式的关系不大,即使是选择性剖宫产分娩也可在产后发生尿失禁。

  盆底肌肉训练是首选

  产后早期的盆底肌肉训练,能显著改善加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功能,改善尿失禁的症状。我院妇产科早在2005年就着手建立了产后盆底功能评估康复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不断完善。该系统综合了以盆底三维超声检查为基础的解剖评估及以盆底肌电图检测为基础的功能评估,对产后盆底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并指导产后康复训练,从发病根源入手开展防治工作,达到了满意的社会效应。 

  但许多女性只有在随年龄增长出现严重的漏尿症状,或盆底器官脱垂造成排尿、排便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才更多地关注于此。一般而言,发生了尿失禁或者盆底器官脱垂后,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是盆底肌肉训练,俗称缩肛运动。患者通过自主的、反复的盆底肌肉群收缩和舒张,增强支持尿道、膀胱、子宫和直肠的盆底肌张力、增加尿道阻力、恢复松弛的盆底肌,达到预防和治疗女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目的。因其简单易行、无痛苦、损伤小、风险低而作为轻、中度女性尿失禁初次治疗的首选方案。另外,在医院专业人员指导下的生物反馈训练能增加盆底训练的效果。 

  手术保护功能与子宫 

  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盆底重建手术可经阴道或经腹(传统术式或腹腔镜下)施行。手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全面的检查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手术时,医生会重建脱垂器官的位置,加强周围组织和韧带。有时也会使用一种特殊的合成材料以替代已经受损的盆底结缔组织。目前,多采用新型盆底重建手术将特殊设计的软性合成网片植入盆底,以重聚盆底的支撑力。合成网片的植入被设计成一种微创技术,并能保留子宫。我院妇产科开展新型盆底重建手术多年,已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总之,女性尿失禁和盆底器官脱垂十分常见,并且是可以治疗的。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吴氢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 

  科普活动 

  6月30日8:30开始,“女性健康保健”咨询活动在市六人民医院门诊楼前举办,届时该院妇产科、中医科、中医痔科等多名专家现场解答有关问题。欢迎女性朋友参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专题报道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上海人家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抗炎达标“强脊炎”新标杆
梅雨季易诱发“类风关”
“谣言粉碎机”还原胰岛素真相
特发性肺纤维化“非肿瘤的肿瘤”
呵护女性盆底 提升生活质量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4呵护女性盆底 提升生活质量 2012-06-25 2 2012年06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