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宋城 思红都
陈荣忠
  陈荣忠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带着小学课本烙下的深深印记,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一个月之际,随全国知名晚报都市报“走转改”大型易地采访活动,来到赣南。

  空中俯瞰,群山逶迤,碧水环绕,当年血与火的战场,如今满目苍翠。夜晚,高耸的慈云塔在海会寺阁楼灯光映衬下格外古朴,为江西宋城——赣州平添几分沧桑。灵巧的飞檐、精美的雕花、庄重的廊柱、细致的窗格,穿行其间,宛若穿越时空走进了《清明上河图》。2200多年的发展传承,赣州留下了数量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目前国有文博单位馆藏珍贵文物6381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景173处,各级“非遗”名录151个,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客家文化的主要发详地。人口中95%以上为客家人。这里有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600多座客家围屋,被学术界称为中原唐宋时期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中国堪舆文化第一村——三僚村,还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古城灯会”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围屋结构奇巧,布局合理,风格独特,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

  有“富丽江城”之称的赣州城宛若明珠镶嵌于山水交汇处,南有起始于南岭山脉的峰山,西北有发脉于罗霄山脉的三阳山,东有来龙于武夷山脉的储山,中国东南地区三大山脉相聚于此,恰似群龙聚首;章、贡、赣三江,河曲蜿延顾盼,如同巨龙环抱古城,构成独有的“三龙汇三潭、三水绕三山”之意象。如今的赣州中心城区,树木成荫,绿带纵横,花鸟点缀,碧波荡漾,“城在林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共和国的摇篮”瑞金,简单质朴的红色革命旧居旧址,甘甜清洌的红井水,一处处红色印记让人们仿佛回到了81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人民创立红色政权的峥嵘岁月。赣州为中国革命胜利、人民共和国诞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8万余人,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如今的红都,是万众景仰的圣地,叶坪旧址成为了国家4A级景区,当地政府投巨资,精心打造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园,建设了映山红大剧院和瑞金红色影视基地。虽然发展还不平衡,偏远山区的仍然十分贫穷,但老苏区人对党的感情深沉不变,土坯房上“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标语口号依然清晰,村口中国共产党党旗依然飘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
   第B20版:资讯生活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等会儿吧,再让他做会儿梦
探宋城 思红都
刘曾复教授的最后时刻
重庆较场口
我倾听人生
篆刻
花絮一大堆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探宋城 思红都 2012-08-14 2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