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是赤日炎炎,而小杨伟的“卧室”却昏暗如夜,全凭相机闪光灯的闪烁,才照出一张破旧木床的模样、一排堆放在墙边的全部家当,以及他常露的笑容。如果把杨伟身后的杂物比作一座大山压着,而他依然乐观。就这乐观的笑容,催着我举起相机;就这自然的笑容,使得我的眼眶顿时润湿……
今年12岁的杨伟,是江西吉安新浒溪村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品学优良。其母亲病故,父亲长年在外打工顾不上家里一老一小。杨伟全靠奶奶的一点劳动力维持生计,和奶奶同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坯房里,同吃一碗粗茶淡饭,同睡一张破旧木床,老小两人相依为命。
采访小杨伟,倒是有点偶然。
今年暑假伊始,我和春风助学志愿团井冈山大学分队的几名学生,去新浒溪村访问几个贫困中学生,因问路,是一个正在路边玩耍而满脸笑容的小男孩,非常热情地帮我们领路。这个令我们好感的小男孩就是杨伟。巧了,在我们结束家访时,有位村民指着旁边的杨伟对我们说:“他是我们村里最贫最苦的孩子。”并愿意领我们去杨伟家实地察看。
从杨伟家出来,我在想,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贫困而潦倒而颓废。像杨伟这样的小孩,能笑对贫困,善良乐观,我们除了感动,还有什么理由不对这样的学子伸出援助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