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开张的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是专营融资融券的中介公司。说通俗一点,就是主营“搬砖头”的中介公司,左手将那些机构手中不交易的股票和资金拆进来,右手将这些券和钱拆给证券公司,由证券公司再拆借给客户。这三者关系中,证金公司是稳赚不赔的,券商转手收佣金,所有的机会和风险都由证券公司的客户承担。客户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个人,他们顺势者赚钱、逆势者赔钱,要么快速赚钱、要么死得更快,而证金公司和券商则稳坐钓鱼台。接下来开张的证金公司注册资金为120亿元,按规则,可以放大10倍,也就是说业务量可以做到1200亿元。在目前沪深股市交投量日渐萎缩的状况下,市场新进来如此规模的资金,应该是件好事。
转融通的本质就是融资融券,现行的融资融券,其钱和券的来源是券商本身持有的,所以规模做不大。而转融通钱和券的来源更为广泛,一旦正式实施,融资融券的规模将大大扩容。由于目前股市不景气,为减少对市场的冲击,证金公司决定先开通转融资业务,以后再开通转融券业务。开展再融资业务近在眼前,证金公司的钱给券商约为年利率6%,而券商再加2个多点给客户约为8.5%左右,客户拿到手的资金成本比同期银行贷款利率高3个百分点左右,那么客户拿着这个钱先给证金公司和券商打工,交上“份子钱”之后,赚的才是自己的盈利。问题是:现在的股市到哪儿去赚这点钱?在这三者的“食物链”中,两个是包赚不赔的,客户就成了“敢死队”了。现在的股市,原先的“敢死队”都弃暗投明学乖了,那么先推出的再融资能融资多大规模呢?靠转融资的资金做多,这样抬上去的行情基础有多牢靠呢?
融资融券和转融通都是对市场的放大行为,其本身无所谓利多利空,但是这种原本中性的放大行为会对市场推波助澜,在牛市中助涨、在熊市中助跌。就目前市道而言,一旦大规模开出转融券,那些具有指标意义的个股和板块跌得会更加酣畅淋漓,最近一些指标股莫名其妙地杀跌,而且轮番地杀跌就已经看到了融券做空的雏形。由此可见,在熊市中放大杠杆还是很危险的。对投资者而言,要认识到融资融券做股票都是一种放大的信用交易。在中国股市20多年历史中,大家对融资印象较深,对融券还是比较陌生,在早期市场上融资做股票的,大多数人结局都不太好。所以,投资者还是要有风险意识,管好自己的钱,稳健地保值增值。寄希望于快速致富,最后还是欲速则不达的。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