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导演王全安谈电影《白鹿原》
~~~——导演王全安谈电影《白鹿原》
~~~——导演王全安谈电影《白鹿原》
~~~——导演王全安谈电影《白鹿原》
~~~——导演王全安谈电影《白鹿原》
~~~——导演王全安谈电影《白鹿原》
     
2012年09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含蓄自然地表达“中国式欲望”
——导演王全安谈电影《白鹿原》
陶禹舟
■《白鹿原》剧照 图TP
  从2002年立项到2012年上映,历时十年,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号称“中国最难拍的电影”《白鹿原》终于将在9月13日与观众见面了。昨天,片方在京举行全球首映发布会,该片主创悉数亮相。导演王全安会后接受了记者专访。

  “青春版”更加流畅

  从最初的5个小时,到如今的156分钟,《白鹿原》历经数次删减。对此,王全安表示,删减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虽然个人更喜欢3个半小时的版本,但王全安认为,短也有短的优点,“我自己的剪辑师就更喜欢短的版本,原因是节奏更快、更流畅,看上去更愉快。就年轻观众来说,对历史的沉重接受能力有限,这个版本可能会更对他们的胃口。”他笑言,156分钟版本可以理解为青春版的《白鹿原》。

  在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上,王全安曾说过“我们拿出了四成的功力”,在他看来,柏林公映版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是临阵状态下一个悲壮的豪迈之旅。比赛时我们不得不做删减,这对电影来说有很多损伤,但有幸作为中国唯一一部电影参加国际上的重大赛事,即使没有四成功力,我还是愿意去比试。反过来我们对这部作品也有一定的信心,最后获得摄影银熊奖也客观地反映了我们的判断。”

  情欲戏象征繁衍

  无论是媒体,还是大众,说起电影《白鹿原》,总离不开“情欲戏”这个话题。王全安认为这很自然,“我们为什么这么关注呢?说明我们心里很看重这个事情,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呢?是因为我们之前太压抑了。”同时,王全安认为,“情欲”是《白鹿原》所不可避免的主题:“没有这样的东西,怎么去承载电影所要表达的除了土地和人之外关于‘繁衍’的主题?繁衍的力量某种程度上甚至大于我们人类历史的动力,生命源自于此。所以对于情欲,我们不但应该科学地看待,而且应该充满敬畏。在电影中,我们尽量做到表达上自然、得体,而观众也应该对自己的欲望慢慢习惯和接受。”

  在王全安心中,“中国式欲望”最大的特征是含蓄,而《白鹿原》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呈现人的欲望,“整个《白鹿原》都在讲述欲望,欲望是活下去的动力。在那个充满挫折与苦难的时代,不管遭遇了什么,他们都想活下去。”

  与现实须有关联

  陈忠实曾说过,小说《白鹿原》所讲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百年来的文化追求。对此王全安表示,电影版把这句话明细化了,并和中国当下联系起来:“和陈忠实第一次沟通时,我问他‘这种追求一直持续到现在?’,他说‘是的’,我觉得我们已经完成了最大的沟通。因为一个作品,不管是历史的还是当代的,都必须和现实有关联。”

  说起电影中所呈现出的这种追求,王全安颇有见解:“当下的中国有很多人膜拜物质,精神却不是很舒展、痛快,这就自然会让思考者想到:我们从哪儿来?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白鹿原》就展示了这个变化的过程:曾经我们有一个精神家园,对世界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充满无可比拟的大智慧;但我们在挫折和追逐之间却忘记了这些。”王全安认为,当下的中国人也遭遇了电影中所呈现的问题,“我希望《白鹿原》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这种困扰有所了解。”

  驻京见习记者  陶禹舟

  (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十年之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B02版: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含蓄自然地表达“中国式欲望”
“卖点”不对 刘威发威
湖南卫视否认“潜规则”
演员台上飙眼泪 观众心里打问号
第20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揭晓
“回避”应细化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5含蓄自然地表达“中国式欲望” 2012-09-10 2 2012年09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