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9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日记里的业余生活
邹兆芳
  邹兆芳

  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间,京剧、评弹和足球都是父辈喜欢的娱乐活动。父亲在世时是个普通的知识分子,解放前在交大、同济教学,解放后先后在上海工务局、华东工程局等单位任职。最近我在整理父亲日记时重读了他们那一辈的业余生活。

  “京剧里的四大名旦、四大名生以及著名武生的戏大都听过,如须武生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武生李吉瑞、杨小楼等。听得次数最多的是马连良和周信芳,马连良的唱做潇洒飘逸,周信芳的唱做十分传神,两位堪称一代艺人。也有些名声不太响可也各有绝技,如杨瑞云、刘奎官、袁小楼等,杨瑞云的拿高登、刘奎官的通天犀、袁小楼的伐子都,每有演出也极受欢迎,我亦是必到的观众。”

  “评弹听了几十年,闲余即听。喜欢听比我年龄长一辈的王爱卿、赵筱卿、钱幼卿、魏钰卿四大名卿的书,也喜欢听比我年龄低一辈的六十年代成名的朱雪琴、余红仙等的书。回忆中沈俭安、杨仁麟、唐梅生、周玉泉、许继祥等书艺精湛,说、噱、弹、唱面面俱到,各有一格,后学者极难模仿。评弹似属小艺,要成响档,百里得一,亦非易事耳!”

  “足球在三十年代,上海的乐华球队名噪一时,屡屡战胜外国球队,为中国足球界开辟新的篇章,如球王李惠堂、铁腿孙锦顺、戴麟强等是前锋中的老搭档。乐华球队是由上海、广东、香港名队员组成,个个都有高超球艺,且完美配合……他们的球艺也都有独到之处。”

  60年前,父亲曾带我去上海黄金大戏院看京剧,是高盛麟出演的《挑滑车》。我印象深的是高盛麟戏袍肩背上插了四面大旗,仅一脚着地不停地转圈而不倒下。周末,虹口足球场晚上有足球赛,凡有父亲喜欢的球员上场,他会一个人看到深夜步行归来。而印象最深的是父亲酷爱听评弹,收音机放出的都是吴侬软语,上世纪60年代父亲退休后常坐在藤椅上,闭着双眼,陶醉在评弹之中,他常说张鉴庭说书好,朱雪琴弹唱好。1984年父亲去世后,我整理书信时,还意外发现他曾准备投给新民晚报的文章《浅谈评弹》,信封也开好了但未寄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十年之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B02版: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父亲日记里的业余生活
杂感二则
罗小慈三写《如梦令》
又见孙又康先生
聆听吴运铎人生隽语
书法
“高分辨率B超”与“神一样网友”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父亲日记里的业余生活 2012-09-10 2 2012年09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