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酒楼有一级厨师、两级厨师,还有米其林厨师什么的,那么有没有一级点菜师、两级点菜师呢?好像没有那么高级的,连普通的点菜师都很少。
谁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请人吃饭是不怕的,怕就怕点菜,一本菜单在来宾手上转了一圈,翻了一翻,像打篮球似的,最后没人接手,只好推给主人。主人问:大家想吃什么?
大家都说:随便一点好了,不要太破费了。
这时候主人就抓耳挠腮,这个苦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什么最凶?上海俗话说:不讲最凶!
有个东北总编到沪,上海一家杂志社请他吃饭。“喜欢吃什么呢总编?”东北总编说“吃哈都行”。上海编辑觉得一定要到有上海特色的饭店去,于是立刻打电话到云南路的“小绍兴”,在四楼订了一个包房,专门吃鸡,专门吃部位好的鸡肉,不吃胸脯肉。
两个小时后,一伙人赶到云南路,上了四楼,酒倒好之后,预订的菜都上了桌。东北总编一看说:“我不吃鸡,我啥都吃就是不吃鸡肉。”上海编辑只能让小妹把菜都撤了,另外点没有鸡的菜。
要晓得,让“小绍兴”的厨师烧一桌没有鸡的菜,他们连手势都不大有啊!
点菜难,难点菜,菜难点,请客吃饭的人都有体会。
于是,我很自觉地填补了朋友小圈子里的这个空白,当上了业余点菜师,为愿意品尝美味的亲朋好友服务,也为自己解谗。经过多年的勤吃苦练,下馆子,赶饭局,记菜单,品菜味,我逐步像个点菜师了。
其实,点菜师最重要的本事不是点菜,而是关注菜钱。我没有碰到过一位请客的主人对我说:你放开胆子点,越贵越好,我就怕不贵。
我倒是碰到过不少请客的老板说:“童孟侯,你千万不要给我省钱啊!”
一个称职的点菜师必须深刻理解这是一种气势,这是一种腔调。要是我真的不给他省钱,12个人一桌,一人来一客580元的鲍鱼,一人一份鱼翅羹,再上一只四五斤的大龙虾,再来上几瓶拉菲……请客的老板脸色肯定就难看了。
且不说财大气不一定粗的老板,碰上手头拘谨的喉咙也拘谨的请客者,哪个不希望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少吃草?也就是价廉物美的意思。作为点菜师就要心领神会,就要手下留情,尽量搞好搭配。如果最后吃下来价不廉,他岂不郁闷?如果物不美,他又没了面子。既要价廉,又要物美。
我就在热炒里夹个12块钱一盆的油炸臭豆腐,再夹个烂糊肉丝什么的。鱼是清蒸鲈鱼(千万不要点石斑鱼、左口鱼什么的),汤则是萝卜骨头汤什么的,不点老鸭扁尖汤……这样,菜的总价就下来了,而场面上也还过得去,显示出我一个业余点菜师的水平。
察言观色,功夫在“点”外。
至于熟记菜名,熟记特色菜,那是一个业余点菜师的基本功。
很多年前,我有过一次业余点菜师的惨痛经历:那家酒店的菜,我是烂熟于心,少说我来吃过10次了。朋友请客,委托我点菜。
几乎不用看菜单,我随口就点:酱鸭膀。服务员回答:没有。
我报:小钵斗醉鸡。服务员回答:没有。我报:鸡丝色拉。服务员回答:没有。
我报:烤乳鸽。服务员还是回答:没有。
我连续报:鸭血豆腐、散养鸡汤……服务员还是说没有没有没有。
这场景要是放在现在,我早就要发着闷火告诉他“这个可以有”!
突然,众人哄笑起来。我一下子就醒悟了:现在是禽流感流行啊!
这一餐吃得我这个业余点菜师威信扫地,衰啊!端上来的那些我不想点的菜,个个淡而无味。
人们都说:心情不好,舌苔就厚,嘴里就没有味道。也许是吧?
吃完饭我沮丧地往酒店外走去,一位熟识的领班悄悄跟上来告诉我:爷叔,没有鸡,厨房里就很难熬上汤;没有上汤,菜怎么会鲜呢?等禽流感过了以后你再来吧,对不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