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赴台湾的旅游团,行程上有士林夜市的安排。导游说:“士林夜市名气太响,最初的行程有不去的,游客无不建议放入,故现在旅游团体没有不将其列入行程的。”
士林夜市是台北最著名、也是最平民化的夜市。夜市可分两大部分,一是慈诚宫对面的市场小吃;一是以阳明戏院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东路、文林路围成的区域。除南北小吃外,还有流行服饰、杂货等商品。不过士林夜市最著名的是小吃。
2011年8月:原士林市场改建成地上2层、地下3层的建筑物,饮食类小吃摊位在地下一层。因晚上人群拥挤,考虑安全和环境品质,夜市设置人数控管电子计数器,将游客数限制在1400人上下。当人数超过时,采取只出不进之管控。
不过,我们被安排的时间很奇怪,是下午4点一刻到达市场的,不到正常的晚餐时间,一个小时的游程对大家的胃有点尴尬。
进入市场,我看见市场采用的是“上海菜场的格局”,由几百个小吃摊位组成美食街。我们先兜了一圈,便记住了不少最有特色又好记的品种。如臭豆腐、水煎包、蚵仔煎、“棺材板”、芒果冰、蚵仔面线、拌鲨鱼皮、鱿鱼羹、猪血汤、鹅肉羹、,还有油滋滋的铁板烧、天妇罗、香喷喷的油炸花枝球(即小墨斗鱼)等等。价格从10到100多台币不等,十分平民化。
看得眼花缭乱,一时不知找“谁”下口。见芒果冰沙色彩鲜艳、又能解暑,便点了一份。芒果是最适合做冰沙的水果之一。它的果肉绵软细滑,和糖水混合的果泥即使冻成冰以后,也能保持绵软的“冰霜”感。台湾做芒果冰沙的芒果使用牛奶芒果,牛奶味香甜浓郁,口感非大陆的同类产品可比。旅友张先生说,除了芒果原料好外,芒果等配料超过三分之一,口感自然又浓又香。
我和妈吃毕芒果冰沙走到一楼,那是卖水果、太阳饼、凤梨酥、乌鱼子、澎湖鱼干等地方特色食品的市场。台湾商人十分热情,但并不强求购物。在一个
摊位前,我嫌整个菠萝太大,摊主好像看出我心思,便给我及母亲尝味,并提出可切片卖,半个、四分之一个均可。如此热情,让人十分舒心。配上大陆少见的红心火龙果、黑珍珠莲雾以及价贵的皇帝蕉、芭乐果、番荔枝一共100台币成交。原来以为台湾特产水果中只有莲雾还能一吃,此行才知台湾的香蕉就有80个品种,特别是被称为凤梨的菠萝做成的凤梨酥更是让人口馋。
在回程的路上,张先生对我津津有味地说:“‘棺材板’最好吃。”可惜我没品尝这个美味,只能将期待留给下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