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诗非得晦涩难懂吗
陈歆耕
  陈歆耕

  前不久,受邀为一个现代诗歌征文活动评审作品。主办方给我和另外几位评委提供了他们初评出来的50多首诗,然后再从这些作品中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篇。按理,这事儿对任何一位有一定艺术鉴赏能力的人来说都不算复杂,阅读量也不算大,因为总共也才几十首。但在评审的过程中,却让我颇伤脑筋。一是很多诗句,晦涩难懂,往往反复看好几遍,也无法揣摩透其文字背后究竟深藏着什么样的诗意?紧接着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面对这类诗歌,你如何给它们打分,分出获奖的等次来?

  我担心我的鉴赏能力有问题,就与另一位同样担任评委的老诗人交流看法,他是老专家,见解肯定比我精到,但他与我居然“所见略同”,也有同样的感觉。而这些诗之所以能够在大量的来稿中进入前几十名,显然不是因为靠了什么关系的“特别照顾”,而是代表了一种普遍“晦涩”的诗风,而这种诗风也正成为大量诗人和诗歌爱好者追求的美学趋向。难怪现在写诗的人,远远超过读诗的人。也难怪在各大书店或网络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中,绝对寻找不到现代诗集的踪影。我觉得,这不能仅仅从读者方面找原因,把原因简单地归咎为读者不识货,或时代环境等等因素使诗歌边缘化了,恐怕不是太客观。

  我们一定要反思诗歌本身出了什么问题?如果大家都以“晦涩难懂”来显示“玄奥深刻”;以“佶屈聱牙”来代替“朗朗上口”,现代诗怎么可能有什么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很难走向大众。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让我心生感慨。报道说,日本百岁女诗人柴田丰的诗集《请不要灰心呀!》翻译成中文版,书刚刚印好,遗憾的是她还未来得及看到这本诗集就仙逝了,终年103岁。颇堪玩味的是这位曾风靡日本的长寿女诗人,92岁才开始学习写诗,写诗完全是为了充实晚年孤独而无聊的时光,居然一不小心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诗人,她的处女诗集《请不要灰心呀!》10个月销售了150万册,诗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的信念,抚慰了亿万因地震海啸而伤心沉痛的人的心灵。那么,她写的都是些什么诗呢?我这里转引其中一首,就是那首《请不要灰心呀!》,只有短短几行,明白晓畅,而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

  我说/你不要唉声叹气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微风和阳光/并不偏心/梦/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看看我/也有过伤心往事/可我依然觉得/活着挺好//所以我说/你也不要伤心/不要气馁

  这首诗通俗得连小学生也一眼能看明白,为什么却能打动那么多人的心呢?这位世纪老人一生经历了各种社会动荡,生活历尽艰辛。当她开始过上安详平静的好日子时,老伴又去世了,只得在敬老院里过着孤独的生活。就在这时,她迷上了写诗。她哪里是写诗呢?她是用诗给自己的生命添加热量,她是用诗诉说饱尝人生沧桑后的淡然和感悟。从照片上看,那张洒满阳光慈蔼笑容的脸,本身就是一首诗。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后那首让亿万中国人垂泪的诗《妈妈,请拉住我的手》,同样感情浓烈而又晓畅明白。

  由此我想到,无论作文或写诗,最怕的是“装”,“装”深沉,“装”高雅,“装”得像个著名诗人或作家,乃至“装”得像个大师。要写得明白,首先自己要想明白;要想明白那就要活得明白……那位92岁才开始写诗的百岁老太太的写作经历,不知能否让我们的现代诗人明白一点点写诗作文的基本道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上海两会·民声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春运直通车特别报道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新民环球
   第A28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1版:新民环球/环保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新智
   第B1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4版:市场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6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品牌专题
   第C03版:名品柜台
   第C04版:走近大牌
   第C05版:走近大牌
   第C06版:城市品质
   第C07版:新尚专访
   第C08版:搜乐地图
   第C09版:现场表情
   第C10版:标志产生
   第C11版:创意单品
   第C12版:秀场故事
   第C13版:美容扮靓
   第C14版:男士部落
   第C15版:新尚假日
   第C16版:明星潮事
十三年前一幅旧画
赵超构印象
现代诗非得晦涩难懂吗
永远的陶行知
餐桌上的银行家
闲吟集
和《红楼梦》有关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现代诗非得晦涩难懂吗 2013-02-01 2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