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多
刘正渝告诉记者,目前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快递公司,甚至是几个人临时凑起来的所谓快递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在普通居民小区租房设点,甚至随地摆摊收货,以“游击战”的方式运作。“这些所谓的快递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在居民区频繁出入,不仅打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更是小区的安全隐患。”刘正渝代表建议在物业和居委及时发现的基础上,工商和派出所要及时介入处理,“责任上,这是物业管理方和业主委员会的事情,但由于物业缺乏执法能力,若没有工商和派出所的配合,很难将这些‘游击队’清除干净。”
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我们经常看到被堆叠起来的货物遮挡住视线的快递“摩托”,电力助动车为了抢时间多发货,大多行驶野蛮横冲直撞;我们经常看到改装后被拆去座位的白色小面包车,由于超载,一个急刹车可能造成人员和物品的极大损伤;我们还经常看到危险物品和限制寄递物品被以非常原始的方式投递寄送,几乎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一旦在途中燃爆,后果不堪设想。
刘正渝代表建议出台快递行业准许制度,部分有资质有能力的企业可申请“特殊物流”牌照,暂时不够规模和业务能力的企业则应严格按照“禁运”名录拒收危险物品,保障道路安全。
遗失赔付难
“虽然目前快递遗失率并不高,诉诸法律的赔付案件也不多,但对每一个消费者而言,若发生了,就是100%的伤害。”刘正渝说,“还有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是‘调包’。寄送名烟名酒被换成假烟假酒,名家手迹收到时可能已是赝品,极端的案例是快递一台手机打开一块砖头。”
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上海市邮政公司总经理陈必昌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强调对包裹安全的重视,“而且从内部管理流程上,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作出了相应调整。原先是要先调查明确究竟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才能够进行赔付。现在如果客户在北京递送一件货品到上海,无论是当地接收时的疏漏还是在上海分拣时出错,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先按照保价对消费者进行相应赔付,要充分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公司,仍以诸如“一件100元”的赔付标准简单应对,这显然是粗暴的、不负责任的。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