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医学上将它称为颅内不定时“炸弹”。上海德济医院院长、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专家宋冬雷教授介绍,脑动脉瘤就像是在脑血管壁上吹起的一个气球,随时都有可能破裂。当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头部剧烈摆动、猛弯腰、急起身、饮酒、用力排便、举重物、上楼、性生活等诱因下,引起血压突然增高,脑动脉瘤很容易引发破裂出血,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目前医学上还不清楚它什么时间形成的,也不知道它什么时间破裂,所以被喻为颅内不定时“炸弹”。
据统计,脑动脉瘤第1次破裂后死亡率为30%,它还会发生第2次、第3次破裂。据统计40%-50%的病人会在破裂后的1个月内发生第2次破裂,第2次破裂后死亡率约为70%,第3次破裂后死亡率几乎为100%。有时候,动脉瘤虽然没有破裂,但因为体积的增大,可以压迫附近的神经,从而造成相应的症状,如一侧眼睛睁不开、复视、偏盲、视力丧失以及面部疼痛等。
因此,一旦出现剧烈的头痛,或者不明原因的脑神经症状,应立即去医院进行脑血管检查,如CTA、MRA、DSA等,排除或明确脑动脉瘤,并在神经外科就诊。
内科治疗目前只用于未破裂的微小动脉瘤,主要措施是控制各种能够诱发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戒烟、避免紧张或者通过各种方法来放松,还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动脉瘤的大小和生长变化的情况。
对于破裂的动脉瘤和较大的未破裂动脉瘤,外科治疗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除了传统的开颅手术夹闭外,还有不开刀、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后者属于微创的治疗方法,仅在病人的大腿根部血管上穿刺一个约2毫米的小洞,通过不到1毫米的导管进行输送和操作,将动脉瘤用头发丝粗细的弹簧圈进行填塞并保证脑血管通畅完好,以达到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目的。病人痛苦小,恢复快。
至于选择开颅手术,还是血管内介入治疗,应该由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周小燕
|科|普|活|动|
2月23日下午1:30—4:30,在普陀区古浪路378号(祈安路路口)德济医院,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医务分会首次组织神经科专场咨询公益活动,涵盖癫痫、帕金森病、顽固性疼痛、脑血管病、脑肿瘤等疾病。徐启武、宋冬雷、郭辉、苗玲等神经科知名教授现场答疑。提醒参加活动的市民带好病历、各类检查报告及影像学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