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嵬,出生于大连。大连在中国近代史中,可谓饱经沧桑、内涵丰富的一座城市。生长其中的王嵬,童年时光,便穿梭盘桓于目睹大连历史变迁的异国老建筑中。望着这些风姿绰约的建筑辉煌远去,默默栖身在历史岁月的风雨中。
午后的阳光,会为这些老建筑抹上一缕亮色,使斑驳的墙壁、窒息的烟囱、破败的窗棂、幽暗的门洞呈现出一丝当年的旧影。然而,随着余晖落去,很快便被淹没在了现代建筑的霓虹之中。
默默独行在这些旧街区的王嵬,面对正在消失的老建筑,心中怀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和忧虑沉思着。作为大连人和画家的责任,促使他背起画箱,寻迹于老街旧巷,开始了用画笔将这些老建筑,凝固于画布的绘画行动。
以一己之力,将大连的历史建筑记录下来,显然是力不从心能力有限的。他的这种以画笔留住城市老建筑的行动,很快化为了众多画家的共识和参与。2010年5月,由王嵬发起组织的文化公益活动“凝望城市原点——大连油画家烟台街(光辉巷)写生艺术行为”在大连举行。在大连美术家协会画家们的集体行动中,这座美丽海滨城市尘封的历史,以画家的艺术视角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将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理解、思索、期待,浓缩在了绘画中。
“这座城市俊美、雍容、大气、灵秀,是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和那些优雅的精美建筑,异国情调浓郁的街区给了我们创作的灵感和在此居住的理由。而这一切,不应该只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绝唱……”王嵬讲出了他对这些城市的内心感受。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一座城市的建筑,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应只留有现代时,而将生命成长的历史过程抹去,哪怕是不堪回首的历史,同样需要后人面对铭记。
随王嵬画笔,走进大连历史深处。一座座日俄占领时期的老建筑,在画家笔下呈现,那些老建筑就像一个个世纪老人,穿着残破褪色的异国衣衫,身体佝偻地站在那里,老眼昏花地望着眼前陌生的世界。然而,这些颓败的建筑,浓缩着宗教历史,残垣中散发着异国文化气息,使我们站在这些老建筑面前,仿佛听到了当年建筑中的人声、音乐,看到了活动于建筑中的人物、故事……
王嵬笔下的老建筑,构图设色全依现场感觉而定,不管是残垣断壁的废墟,面目全非的改建,拥挤不堪的杂居,都真实地记录下来。一任荒草萋萋,藤蔓肆溢,凌乱狼藉,将岁月沧桑风霜残影真实地传达给读者。无疑,王嵬要用自己的绘画,坚守一个画家的思考表达。哪怕这种努力,对改变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现状是那么地软弱无力,但他依然忠实坚定地画着。而对于超出画框的城市视野——遮蔽了天际,铺天盖地矗立起来的失却历史、文化传承的水泥森林,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无奈无助。
一幅旅顺口老建筑绘画,灿烂的矢车菊散落着,远处一座建筑颓影,只剩几根石柱挺立在废墟中。或许,这就是画家王嵬用画笔要表达出的内心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