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组织更有用武之地
【代表解读】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
去年,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圆满完成了征收条例实施后上海市黄浦区116基地的征收土地评估,一次签约率就达83%。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放权分权,社会组织如何有所作为?“富申”的成就仅仅是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
截至2012年底,经上海市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共10745家。近年来,社会组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绝非“可有可无”,以行业协会为例,2002年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颁布《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此后,上海市行业协会依法应对国内外贸易纠纷,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协调市场主体利益。
面对不法侵害,行业协会冲锋陷阵,有效自卫,表明行业协会能够凭借自身专业优势,依法维护行业乃至国家利益。这也是“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必然。“十二五”期间,要赋予行业协会更多新使命,不仅要体现经济功能,还要在繁荣社会事业、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开展公益慈善、扩大对外交往上有用武之地。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改革政府对行业协会的管理,降低行业协会准入门槛,严格区分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管理的界限,实现政府与专业机构、行业协会分离,切实推动行业组织实现自治管理。
行政审批“削减空间”有余地
【代表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
民营企业进入教育业、航空业,10年前、20年前,能想到吗?不能!能做成这些事,是因为最近30年来,在小政府大市场的格局中,市场变得越来越开放了。政府转变职能,必将产生的一个结果是:效率提高了。
这个效率,对政府来说,是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事前的审批许可,加强事后监管;对企业来说,特别是那些有创业激情、渴望成就梦想的企业,则是要在法律法规、市场规律的框架里,练好内功,强身壮体,做大做强。
在一个开放的大市场中,政府的本分是什么?是制定规则,提供服务,监督运行,是做好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企业的本分是什么?是做好那个永远都想争取第一名的运动员。
市场的大门开大点,让想做事、能做事的人在同等条件同一规则下参与市场竞争,市场就有活力了。企业做大做强了,不仅成就了企业家个人理想,更扩大了就业、提供了服务、创造了财富、增加了财政税收。目前,从国家到地方虽已大量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但“削减空间”仍有余地。
不作为、乱作为都要受监督
【代表解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
依法行政,像一只“笼子”——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就是要让行政部门在法律的规则、框架内做好该做的事。
30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依法行政所必需的法律依据日益充实,依法行政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还存在推诿扯皮、乱作为以及不作为。
举个例子,小区乱停车,究竟谁来执法?警察不管,是否涉嫌不作为?
当然是不作为。商品住宅小区是公共生活空间,同样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和秩序,就是警察的职责所在,因为没有一部法律禁止警察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如果要问社会道路和小区道路的差别在哪里,一个不同就是,前者的养护费是公共财政支付的,后者的维护是小区业主埋单,但它们都事关“公共”。
完善法律法规之外,“依法行政”本身包含的一层意思是:行政权力要依法接受监督。其中一种监督就是——社会监督。近年来,公众法治意识日益增强,无所不在的监督将推动执法者“正当地行使权力”,让政府成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正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由之路。
特派记者 姚丽萍 邵宁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