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朝第三“李”
潘向黎
  潘向黎

  读唐诗,除了大李(李白)、小李(李商隐),还有一李,不能忽略。那就是李贺。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河南昌谷(今河南宜阳)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又有鬼才、诗鬼之称。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之家,家境贫寒。少有异才,但因诗名招致妒忌、诽谤,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一生抑郁,仅做过三年从九品的低微小官,愁病而死,年仅27岁。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李商隐所作《李长吉传》,刻画了生动而独特的李贺形象:李贺自幼长相奇特,体形细瘦,通眉长爪;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他写诗的方式是“苦吟疾书”、“未尝得题然后为诗”;他还喜欢骑驴觅诗,“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目:‘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他的母亲见锦囊中的诗句多,就心疼地说,这孩子为了写诗真是呕心沥血啊!

  李贺到十八岁时,赴京赶考途中,到洛阳拜谒名满天下的国子博士韩愈。韩愈晚上送走了客人,本已十分疲倦,准备上床休息,于是一边解衣带,一边漫不经心地看李贺送来的诗篇,当他读到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之句时,急忙把已经解开的衣带又系上,让人立即把李贺请来。韩愈当面夸赞李贺:“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虚传哪!”从此,李贺的诗名传遍天下。

  但是许多嫉妒李贺的人借口李贺之父名字叫“李晋肃”,“晋”跟进士的“进”同音,那是“家讳”,李贺必须避讳,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为此,韩愈写了一篇著名的《讳辨》来为之辩解,其中对所谓“避讳”作了有力的反击:“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关于李贺和韩愈,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我幼时就听到过):说当时韩愈、皇甫湜听到有个小神童叫李贺,七岁能诗,难以置信,特地造访,还梳着“总角”(稚童发式)的李贺出来相见,当场就以他们两人来访为题,欣然提笔写了《高轩过》:“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二公大为惊喜,就抱他上车,还给他“束发”。

  这个故事见《新唐书·李贺传》,但经考证只是个传说,是采信了不可靠的说法以讹传讹。“如此‘正史’,竟不辨真伪,随取稗官野乘入书,其可哂也。”(黄世中评注《李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想想也是,七岁小儿,任是天才,也实难有这般心胸和气势;即使有,也断不能有这样成熟的词藻;再则若这是真的,那么李贺怎么会到十八岁才去拜见韩愈?韩愈“解带”复“援带”的心理过程,分明就是从未见过李贺,第一次为他的才华所吸引。

  不过,《高轩过》确实是李贺所作,但作于十九岁。当时他未能应试,失意之际,韩愈和皇甫湜联骑来访,想必是对他安慰加鼓励了一番,于是李贺写了这首诗感谢他们。这样一来,诗中用“秋蓬”“死草”比喻自己的身世和际遇就很贴切,末句流露的期盼和自许也完全符合十九岁少年书生的身份。

  然而,好梦成空,李贺终于还是抱恨含屈,早夭而去,只留下这样断肠泣血、催人泪下的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首诗题目是《秋来》,但李贺的一生,从来没有过春天。

  虽有异才,且遇到了韩愈这样的“文章巨公”爱才惜才,也还是敌不过一个时代的大环境,这才是李贺不幸命运背后的真相。说什么“天妒英才”,其实“天”对于“才”从来是不“妒”的,所有阴暗、卑劣、龌龊的勾当,都是人做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长三角/专版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I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唐朝第三“李”
金融痛史不忍看
俯身拾起的花瓣
舞美绘画两不误的萧纯园
收放有度看风筝
有点遗憾
月夜(工笔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B04唐朝第三“李” 2013-03-26 2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