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种低劣的敲诈把戏,有必要在全县兴师动众地掀起“严打”声势吗?这本是赤裸裸的敲诈勒索,手里的“筹码”还是虚假的。对普通百姓来说,被假艳照敲诈到,除非自己的确有道德过错。对领导干部来说,那就可能本身不仅在道德上有污点,往往还与违法乱纪有关,权色交易、权钱交易等等问题呼之欲出。论伤害不过是为遮丑买单,一小撮人在“黑吃黑”把戏中“中枪”而已。
假艳照敲诈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即可,大可不必兴师动众。把地方有限的、宝贵的司法资源投入到这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游戏中,这不是对地方法制理念和官员作风的讽刺吗?
摆脱严打假艳照的滑稽意味,树立当地严肃法制的形象,把重心放在营造规范法制环境的扎实工作上,这才是重塑法制尊严的正道,也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
(许晓明 全文刊新民网,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