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都市产业处处长林艺介绍,当前阶段重点聚焦涉及国计民生的产品品牌和影响力大的消费品产业领域,加快自主品牌振兴和新兴品牌的成长,引导企业加强品牌意识。第一批有23个重点推进的品牌,包括龙头品牌,也有发展相对比较均势的老品牌,计划是“十二五”期间推进100个品牌。
林艺认为,政府扶持不是要“救品牌”,品牌还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政府是帮助民族品牌共同壮大。不同的企业面临的困难也是千差万别,要抓其中较为共性的问题。比如现在本土品牌在进入商业渠道时会遇到一个问题,商业渠道对洋品牌比较偏好,哪怕只是取了一个洋名字的品牌,而对本土品牌则比较挑剔;第二就是23家重点企业中还有国资的,怎么让它们充分解放出来;还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现在很多老品牌引入战略投资者,看上去是股份多元化了,但经营投资者其实未必想着打造好品牌,有的只是想利用厂房场地,这就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了,政府也未必使得上劲。从政府的角度,是在企业想做的前提下,有哪些障碍有什么困难,政府来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