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厚德堂”里观铜墨盒
杨忠明
■姚茫父刻铜墨盒
■陈寅生刻铜墨盒
■唐云画符骥良刻铜墨盒
■兰亭序铜墨盒
  铜墨盒存储墨汁便于携带,本为旧时读书人文房常用佳物,后来墨汁发明,铜墨盒渐渐隐退。小小铜墨盒蕴藏着一座晚清、民国时一批刻铜艺术家高品位的“金矿”。

  蛇年初五笔者到沪上古玩藏家刘国斌先生的书斋“厚德堂”游,巧遇沪上古董界老法师沈胜利先生,品茶之间,刘国斌取出他收藏的铜墨盒六十余件,大大小小,造型各异,放在案头,亮熠生光,呵呵!百余年前文房宝物,包浆润泽,竟然全好如新。有姚华(姚茫父)刻篆文,刀法清晰,气韵婉丽。有张樾丞刻姚茫父花鸟人物者,妙肖精巧,还有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等为墨盒题书画,名家镌刻作品,件件俱是精品佳作,令人赏心悦目。一件墨盒上刻着王羲之《兰亭序》茫茫苍苍324个绿豆大楷书,笔墨委婉含蓄,用刀秀美多姿。

  沈胜利先生说:“铜墨盒早期一般为紫铜所制,后期多为黄铜、白铜或黄铜上镀金银。刻铜墨盒者,同治秀才陈寅生,同古堂张樾丞、光绪进士姚茫父为刻铜三大家,我们现在见到的铜墨盒大多是由姚茫父作画,张樾臣刻,两人常合作刻铜墨盒,姚往往署名茫父。而姚自刻之作品,则落款姚华……”

  一只椭圆形的白铜墨盒引起我注意,盒之右上刻着一片莲叶,楚楚有神,下方一朵荷花,亭亭玉立,左侧落款:“老药”二字,沈胜利先生介绍说,这是他从藏宝楼里捡得大漏,前年某日,他在四楼地摊上一堆破铜杂物中捡起一物,脏兮兮的,卖者老翁说刚刚从黄浦边一户动迁人家收得,沈老师不动声色,抹去铜墨盒上污尘,露出“老药”二字,沈老师一阵激动,嘿,好货!摊主指着“老药”字说,呵呵!老爷叔,看这东西我“老举”,告诉侬,这是从前卖药人刻的印记,一只民国破铜膏药盒,不值钱的,150元卖给你,如何?沈先生喜得宝物,送给他喜欢墨盒的学生刘国斌,沈老说,他铜墨盒看得多,从刀工痕迹分析,这是上海刻铜名家符骥良所刻无疑,从前他听符老说刻过不少唐云画铜墨盒、铜镇纸,唐先生大多写上某某刻,有时因为画面狭小就落穷款,符骥良刻铜之术与众不同,他能把书画家在宣纸上干、湿、浓、淡、墨分五色的效果,线条遒劲或流畅的名家墨妙之作,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刀何处深,何处浅,都靠他对于名家笔墨的感受。我拿起墨盒细细观察走刀痕迹,一刀刀有力度的刻痕用心刻出,不是一般刻铜者用小钢凿所为,我见过符骥良刻铜之刀,只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钢刀加上符老力大无穷的手腕力量,运刀灵活应用,这一刀一刀深浅不一的刻痕,便是符先生刻铜艺术的符号了,他使名家书画作品表现出笔墨情趣生动自然之韵味。一只出于大书画家唐云先生画铜墨盒宝物,藏者自然有缘啦!

  杨忠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阳光天地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专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7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双鱼图》中识负翁
书画篆刻陶艺三人行
“厚德堂”里观铜墨盒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12“厚德堂”里观铜墨盒 2013-03-30 2 2013年03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