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rowley站在演讲台上,挑衅般地对着黑压压一片的中国平面设计师说:“你要成为具有独立精神的平面设计师吗?”这一幕发生在几年前深圳“平面设计在中国”的论坛上, 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David Crowley来自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研究部,他的演讲题目是“独立的精神,快速变化年代中的欧洲平面设计”。
当我们谈论今天平面设计师的“独立精神”,我想至少应该先回顾一下陈寅恪先生在100年前提倡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这是一种中国人理想的精神状态,但对今天生活在商业社会中的我们,尤其是平面设计师,真是久违了。平日里,许多平面设计师都在感慨这个专业的苦逼,得不到大众和社会应有的关注。大家一直羡慕欧洲的民主制度和对设计的普遍尊重,在膜拜欧洲的平面设计的同时将一切国内行业中的“不合理”归罪于中国设计市场的稚嫩,客户的低级趣味和教育的不成熟。通过David Crowley的演讲,我们却了解到西方的同行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挣扎了几个世纪才有今天。但是他们从没停止过对自我的鞭策和对大众的设计普及教育, 我以为在这后面便是一种强韧的设计独立人格和民主自由精神在支撑着。
让我们回到David Crowley的演讲,其中有两张幻灯片值得我们铭记。第一张幻灯片是英国泰特当代艺术馆的官方海报,但他在边上用标注和线条显示:广告公司决定海报发布的地点和方式,画面照片是由泰特美术馆选择的,照片上的色块的颜色和形态是品牌顾问公司决定的,标语的位置和字体也是品牌顾问公司决定的,赞助商的标志大小由市场部决定,泰特美术馆标志的位置和大小由品牌顾问公司决定。可怜的平面设计师在整个工作中就是那个把所有的要求集中在一起的小角色。David Crowley为我们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平面设计师,你的思考在哪里?”
第二张幻灯片是伦敦平面设计师Jonathan Barnbrook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发布的相当于设计师自我救赎的户外广告,画面讽刺性地使用不同商业广告中的宣传语拼贴出“设计师,远离要你替他们撒谎的企业”的口号。这是欧洲同行对平面设计师职业的自省,令人敬佩和深思。我想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关乎独立精神,更是一种基本的设计良知,我们该怎样地呼吁才可以让我们的设计师远离要为他们撒谎的企业,让我们的孩子和亲人免遭黑心商家的欺骗和毒害? (本文作者为视觉设计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