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教育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为儿子花钱买“父爱”,单亲妈妈无奈之举引热议——~~~
为儿子花钱买“父爱”,单亲妈妈无奈之举引热议——~~~
为儿子花钱买“父爱”,单亲妈妈无奈之举引热议——~~~
为儿子花钱买“父爱”,单亲妈妈无奈之举引热议——~~~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儿子花钱买“父爱”,单亲妈妈无奈之举引热议——
教育缺只角
孩子成长有“风险”
王蔚
本版供图 CFP
  单亲家庭征“周末爸爸”、男生班即将扩容、女校校长呼吁多办些女中和男中……近日,围绕男生女生的教育,再度成为社会热点。单性别教育,究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近日,北京一位单亲母亲在网上贴出启事,想给儿子征集一名“周末爸爸”,当天就引来8500多名网友的点击与褒贬不一的评论。

  这位发帖者是一名离异女士,有一个将近3岁的男孩。出去玩的时候,儿子经常围在别的孩子的爸爸身边转,她看得心如刀绞。“为了儿子,在此诚征‘周末爸爸’,条件是25岁至35岁的单身男士,身体健康、无传染病,讲卫生,不吸烟,有耐心有爱心,周末有半天的空闲时间,可以和我一起陪孩子出去玩。占用了您的时间,当然是有偿的。”她最后说,用钱买父爱实属无奈之举。

  有网友评论,读了这个帖子心里很酸,孩子的亲爸爸哪里去了?离异了就不能看孩子了?买来的“周末爸爸”就能带给孩子“父爱”了吗?“周末爸爸”如果经常轮换,是不是会给孩子带来误导和困惑,这将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何况这种买来的“周末爸爸”还有一定的风险性。更多的网友则认可这位单亲母亲的做法。“周末爸爸”的范本意义更在于,当孩子出现了情感不足时,作为母亲为孩子量身定做“父教”,为孩子人格进步和心灵成长创造条件,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为据北京当地调查,目前家庭负责孩子教育的,母亲占70%。而据世卫组织的研究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2个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将会更高,男孩儿更像小男子汉,女孩儿长大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应该开设父教学校,提升“父教”意识,改善中国“父教”缺失的严重情况。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A25版:人才专版/留学招生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目击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36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连载
   第A40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8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2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4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教育缺只角 孩子成长有“风险”
“女校千米之内应有男校”
分开教 男生缺点“变”优势
广告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B01教育缺只角
孩子成长有“风险”
2013-04-24 2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