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女中作为单性别教育的学校,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徐永初说,作为一所单性别学校,它不同于一个单性别班级,可以有历史沉淀,也可以有文化传承。“单性别教育不是一个班、两个班,或者扩大不扩大的问题,而应该是在现代教育中尝试不同的办学模式,开展一些教育改革,比如,单性别教育的特色课程建立。但开办女校并不是重复以前的淑女教育,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对新一代女性教育提出新要求,我们培养的是现代‘淑女’。女校是从女生的强项和弱项两方面取得突破。比如,有培养女性魅力的钢琴即兴伴奏、街舞、韵律健美课等,也有培养现代女性科学素养的‘科技餐’,从高一到高二,每个女生都要做一个科学小课题。”
徐永初说,在国外,女校千米之内一定有一所男校,而男校亦然。“单性别学校的两性教育更需要注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两性交往的,单有女校没有男校那势必会在教育课程设置上会有缺陷。千米之内的男校女校通常会有相通的课程。在这些活动中,男女生就会接触交往,而且,十几岁的孩子收获的通常是最纯真的友谊。”她说,虽然市三女中可以和男女混校联谊,但毕竟两校课程设置不同,他们适合男女生交往的课程或活动在其校内就可以开展。“因此,如果有男校,那教育可能更加完善。”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