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来,而立之年的我有两道钟爱的老菜,一道是五月的槐花,一道是夏天的老豆角。也不知怎的,我对这两道菜是百吃不厌。
五月的槐花,在刚刚打骨朵的时候,从穗上捋下来,在滚开的水里炸片刻,然后用筛子滤水晾干,再摊成薄薄的一层于阳光充足处晒干,用袋子密封。等到冬天的时候,取出来,于温水中浸泡,一直到已经干了的花儿柔软。再准备适量的花生米切成渣。等到下锅的时候,先熬了油,然后把碎了的花生米翻炒出香味来再把沥干了水的槐花倒入锅中一起翻炒,根据自己的喜好加适量的佐料,适当火候即可出锅了。
还有一道是夏天的老豆角,在结了豆角米儿而又没有干皮儿的时候摘下来。也是用热水适当炸煮,然后,沥干水,像晒毛线一样把豆角儿一根根地挂在绳上晾晒干,密封储存。这晒豆角儿可是一个功夫活,可以交给老人或者孩子做起来比较好。倘若你有闲暇,不妨自己动动手,其中的乐趣,也是颇耐人寻味的。到了冬天,取出来,在温水中浸泡柔软之后,用刀切成细细的碎段,再绞些碎碎的肉末,切些细细的辣椒丝儿、葱丝儿、姜丝儿。先将肉末和配料煸炒出香味来,再放入切好的老豆角儿和炒好的瘦肉片,略放一点点水,再放上粉条,文火炖十几分钟,然后就可以加佐料盛进盘子了。
我喜欢亲自动手做菜,忙忙碌碌、慢条斯理地沉溺其中。当菜做完并用漂亮的盘子盛好之后,我就会以一种自己喜欢的姿势慢慢地咀嚼。这两道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耐嚼。也许是由于当初的淖水沥去了曾经的青涩,或是由于越过秋冬而弥存了纤韧,总之,这份曾经沧海之后的别有风味是那时稚嫩的鲜香无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