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是走向成功还是空欢喜一场?~~~
是走向成功还是空欢喜一场?~~~
是走向成功还是空欢喜一场?~~~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走向成功还是空欢喜一场?
艺术类高考反思
储一萍 黄伟明 文钟媚
■让中学生参与大学生的比赛,在同济大学举行的建造节上,上海的一批优秀高中生在高考前积极参与此项赛事
■在梦想中创意,高考前,一批中学生与大学生联手用纸板搭起了心中的城市立体空中居住楼,格子设计、实用创想
■像把撑开的油纸伞,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中学生驰骋着自己的想象力,用纸板搭建心中的建筑
■中学生参与大学生的比赛,在艺术感充盈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又是一年高考季,今天有900余万孩子走进了高考“战场”。与往年相比,今年上海的考生人数共4.65万,比往年低了1.25万,一直相反的则是参加了美术类专业统考的人数却由5300人上升到了5700人。艺考生人数的不降反升并非说明艺术培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反,这些数字的变化反映的却是学艺术的目的已经变质,不少家长甚至坦言,让孩子学艺术就是为了弥补文化考上的差距。艺考不该成为上大学的“捷径”!

  【加考艺术  不“加分”】

  现在的学生不但学业压力大,很多独生子女还得背负起整个家庭的期望,如果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怎么办?越来越多家长“高瞻远瞩”,往往在孩子甫一进高中就开始将他们送去学画画,走上艺术高考的道路。

  走访了五位参加了今年艺考的高三学生后,其中只有一位是从小学习画画,并对艺术创作感兴趣的,其他几位都兴趣缺缺,并且为了速成画技而被学业和学画弄得焦头烂额。其中一位小何同学是个喜爱打篮球的阳光男孩,“我不喜欢画画的,我喜欢运动,让我整天坐在那里速写水果什么的,太没劲了!”他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但是没办法,我成绩太差了,也只能这样。”

  父母“用心良苦”地想让孩子走艺考的“捷径”去上大学,殊不知正因为艺考热度上升,艺考生数量上升而导致竞争日趋激烈。业内人士指出,艺考的录取率正逐渐低于普通高校的录取率,人数的分母增大,而录取名额的分子变小,艺考早已不再是“捷径”。

  【只为入学  日后吃苦】

  实际上,一旦选择了美术类专业统考就意味着在专业选择方面也将直指各大艺术类院校,如果家长抱着只要能让孩子进大学就好的心态很可能反而害了孩子。

  首先,艺术院校的确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但好的专业往往对专业要求很高,如果孩子既对艺术没兴趣,又没有足够的天赋,那么艺考无法取得好成绩,也就无法得到进入好专业的“通行证”,所谓的“捷径”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次,即便如愿考进了艺术相关专业,也未必是适合孩子未来发展的道路。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才发现自己对专业缺乏兴趣,不但学习生活过得不愉快,四年读下来什么收获也没有;毕业后更是发现就业也不容易,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难有成就,又发现不对口的工作也不好找。回头想想,通过艺考上大学还得从长远看,慎重选择,家长不该忽视了孩子的喜好,让艺考变了味。

  【院校选拔  更重潜力】

  从艺术院校的角度出发,之所以对艺考生放宽文化课成绩要求,是想给那些在艺术上具有天赋的孩子更大的机会。作为一名艺术家,首先要具备的应该是对艺术的潜力和天赋,很多艺术家都是偏才,像梵高这样的绘画天才甚至连最基本的人际交往都大有问题,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是绝对无可争议的。

  这么说并非是支持学生放弃文化课,恰相反,艺术院校如今也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但凡优秀的艺术家不但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更有令人敬佩的为人和良好素养,而这两者都离不开对各方面学问的不断探究:人文、历史、文学、数理……这些都会对创作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能让艺术家爆发出最大的创造力,因为艺术是无法脱离其他知识而独立存在的。有些学生为了艺考而放弃了很多文化课学习的时间,也许这是考试的策略,却在无形中让孩子失去了很多综合素质的养成。

  要想在艺术界有一席之地,既离不开兴趣天赋,更离不开不断地自我修养。如果只为考进大学而走上艺考道路,既是对孩子的不负责,更是对艺术教育选拔的曲解。在注重素质教育、挖掘孩子个性的今天,还当艺考是“捷径”的话,很可能落得空欢喜一场。

  储一萍  黄伟明  文钟媚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拍卖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际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艺术类高考反思
专业不等于“学院派”
欧洲不稀罕美术教育
新民晚报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B02艺术类高考反思 2013-06-08 2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