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传说中的音乐“免费终结日”,然而,直到今天,各音乐网站仍然照常提供免费下载音乐,所谓6月5日起音乐下载收费又是一次“狼来了”。
看来,一旦免费之后再要收费是很困难的,然而,这世界真的应该有免费午餐吗?免费午餐又会带来什么?就让我们看看音乐市场,这10年几乎没有几首能够唱红大江南北的华语歌,前段时间风靡全国的“骑马舞”是韩国人的歌。也许,没有好的歌曲是那些创作者江郎才尽,但是,一些曾经写过很好的歌曲的作者,这几年几乎就没有看到什么作品。
为什么那些优秀的创作者搁笔了?这与盗版猖獗、音乐免费是有一定关系的,创作者写一首好歌却得不到多大的收益。去店里看那些CD唱片,价格与10年前差不多,但买的人很少。10年前大家花费百元买张CD并无怨言,如今互联网上众多免费音乐网站,让消费者慢慢习惯了免费,当然没人愿掏腰包了,但结果是唱片公司经营困难,创作者不愿写歌,最终会把这个市场毁了。
这个问题不仅仅出现在音乐市场,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都有这个问题,自从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免费似乎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互联网并不等于免费网,美国的互联网收费是很正常的,就说音乐,2011年美国音乐市场总销售额突破16亿美元,其中,数字音乐的销售额贡献了12.7亿美元。不要说音乐、图书、影视,就是新闻,美国互联网很多也是收费的。版权保护,是为了让这个行业发展得更好,没有这个保护,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听不到好音乐,看不到好电影,读不到好小说。
中国互联网把什么都搞成免费并非一种健康的模式,最近网店收税的讨论多起来,这也是必然趋势,如果网店不收税,以极低的价格打垮收税的实体店,这不是一种公平的竞争,而且对社会发展毫无益处。
这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该有免费午餐。除了搞促销,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长期免费,因为所有产品都是有成本的,以合理价格销售无可厚非,消费者为别人的劳动埋单也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