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上帝视角”
郁晶陶
  郁晶陶

  一本小说,会采用哪些视角来讲故事?有时,会跟随主角的视线,逐渐展开情节;有时,会照顾到各个角色,构建一个面面俱到的虚拟世界。后面这一种,也可称为“上帝视角”:他说了什么,她想了什么,他在独处时做了什么,她背向众人露出了什么表情……没有摄像机,没有监控器,也没有读心术,在这个虚拟世界之上,作者如上帝一般俯瞰,知晓一切。

  还有一种贬义的“上帝视角”,足以“雷倒众生”。明明是第一人称叙事,却要照顾到其他角色的行动、心理:我说了什么,他想了什么,她背对着我笑了……既要扮凡人,又想做上帝,哪有这样贪心的。

  对于虚拟世界,过个假扮上帝的瘾不难,在现实生活中,则个个都是凡人。有时候,反倒希望别人能打开“上帝视角”,视野足够开阔,考虑足够周到。

  比如,我常常经过的一个十字路口,机动车往来不多,多的是非机动车和行人。这几年,闯红灯的行人越来越少,耐心等待绿灯的人不再孤独,却依然危险,因为在这个路口,几乎没有非机动车遵守红绿灯规则。最近严管行人闯红灯,是明确规则的好事,而出于私心,我还希望,这个小小的路口也能被照顾,交通法规的方方面面,都能被照顾到。

  又如,我使用插座时,常有困惑。一个插座,两眼在上,三眼在下,照理说可以同时插入两个插头,但不知是两眼和三眼的距离过近,还是现今的插头个头太大,实际上只够插进一个。上网搜一下,有人说这种插座设计过于古旧,不适应插头尺寸的变化。作为使用者的我,关注的是用起来方不方便,自然希望生产厂商改变设计,而后者却要考虑成本。

  要打开“上帝视角”实属不可能,每个人有的,不过是“凡人视角”,依据所处位置,还会形成拥有更大力量的集合体,譬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分工细化,许多事都要仰仗他人,也会被他人仰仗,既靠自觉,也需督促,还有市场规律、法律制度等等无形之手推动。与其指望“上帝视角”俯瞰众生,不如试试“凡人视角”能看到多远。回归凡尘,则人人有份参与,只不过目光所及,各有远近;当然,有些人,有些集合体,有责任看得更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父亲节专题
   第B10版:父亲节专题/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父亲节专题
   第B12版:父亲节专题/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父亲节专题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钟祥事件,还有多少疑问待解
该有免费午餐吗?
“上帝视角”
“外星人”闹剧提醒规范网络表达
“四菜一汤”
实名制变质的背后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上帝视角” 2013-06-17 2 2013年06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