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展映片《圣殇》需“读懂导演的心”
~~~——展映片《圣殇》需“读懂导演的心”
~~~——展映片《圣殇》需“读懂导演的心”
~~~——展映片《圣殇》需“读懂导演的心”
~~~——展映片《圣殇》需“读懂导演的心”
~~~——展映片《圣殇》需“读懂导演的心”
     
2013年06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复的自杀与救赎的自杀
——展映片《圣殇》需“读懂导演的心”
罗震光
■《圣殇》剧照 图TP
  时间过得飞快,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韩国导演金基德带着他的《阿里郎》做了一次很低调的观众见面会,那时场景还恍若眼前,瞬间就快进到了坐在书桌前码字写《圣殇》的影评。

  其实,关于《圣殇》或者关于金基德,最好的评论就是不评论。去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已经做出了评判,他们把金狮奖给了它。如果没有记错,上一个得此殊荣的亚洲人是李安和他的《色戒》。看金基德的电影,几乎不会有什么愉悦的视觉体验,这在喜剧、枪战、情爱乃至情色片当道的韩国,显然是特例。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痛苦的直面和思索,常常让观众有种喘不过气的压迫感。冷静得近乎冷厉的金基德导演,据说在拿到金狮奖以前,被整个韩国的电影圈所排斥。不过他在上海应该感受到温暖,《阿里郎》几乎全满,他的见面会上上海观众热情似火且对他的电影如数家珍。当大家和金基德零距离接触后,发觉这个半百老头,其实为人挺谦和甚至有点谦卑。但当他沉浸在自己的电影世界时,爆发出的力量却是如此具有直指人心的杀伤力。

  《圣殇》的故事构思其实并不复杂,受到伤害的中年妇女来到以替人收高利贷为生的小混混身边,用“母爱”为武器进行摧毁小混混精神世界的办法来进行报复。所谓“爱恨情仇”“是非善恶”,当中国的编剧、导演和观众还在习惯用黑白来区分这个世界时,金基德的电影里已经把人性、人心揣摩得鞭辟入里。个人认为,《圣殇》的结尾处,“母亲”没有原谅江道,按照原计划用自杀来报复江道,而江道在人性觉醒后也用自杀来试图完成自我救赎,如此处理颇堪回味。其实本来是想写“如此处理相当高明”,但转念间却想到,如此的结尾其实是导演对人性、社会现实的内心判断的展现,是真实思想的表达。对于金基德的影迷而言,高明与否,根本不是他们所在意的,读懂导演的心才是重要的。

  罗震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留学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报复的自杀与救赎的自杀
《小时代》《青春派》
《太极侠》送给中国观众的礼物
雷佳音:别伤害女性
“国际学生短片评展”揭晓
直播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式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0报复的自杀与救赎的自杀 2013-06-23 2 2013年06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