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回自己,好好活着
王小慧
  王小慧

  很多生老病死的人生际遇,我们会在文艺作品中碰到,但我们常常只会一看而过。而当这些事情切实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也许才可能真正体会到它的残酷。当年车祸后在病床上痛苦挨过的那六个月里,我想过很多关于生死的问题。那段时间似乎是我一生中追问自己最多最集中的日子。生命这么脆弱,随时随地都可能消失,所以活着如果不珍惜时间,那就太对不起生命了。这是我给自己的结论,因此自那以后我下定决心有生之年只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我曾建议年轻人择业时不要认为工资高的工作就一定好,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如果对于你来说,一份工作很无聊,比如说在某个大银行整天就是帮顾客填单子、数钱和付账,那么即使这份工作工资很高,我也认为是在浪费生命。当然还需要强调的就是,一份工作是否无聊每个人评判的标准不同,因为每个人特质不一样,有些人适合按部就班地工作,有些人则适合创意性更强的工作。另外还有就是钱多你未必就快乐,国外有调查说富人的自杀率和忧郁症比例比穷人要高。因此你在从事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工作时,即使工资不高,但是那种幸福感是用钱买不来的。

  我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镇上拍摄过一个流浪者。那是一个乞讨的年轻女子,也就二十几岁。当时她身上披着一种麻袋片似的又破又脏的毯子,脸上也不知道是什么伤,贴了一些小膏药布,或许是得了艾滋病。她席地而坐,我拍她的时候,先问她可不可以拍,她没有反应,我就拍了她一张,之后我走近一步,又拍一张,就这样总共拍了三张照片,但她连眼也不眨一下,根本就视而不见的样子。我有一种全身发凉的感觉,可当时是欧洲南部的盛夏季节!我想起一位作家写过一位老猎人妻子的故事,这位猎人死了,他老伴也很老了,他们一辈子都住在一座山上。他写道:“她活着是为了等待死亡。”这句话我感到很震撼,可这个女孩还那么年轻,她给我的感觉也是那样,她活着好像也在为了等待死亡。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既然我们要来世上活这一辈子,那么就听凭自己内心的呼唤,做回自己,好好地活着,而不要变相地等待死亡。我有个朋友创业十年,庆祝会前给我发了一封邀请信,上面写着:“十年,相对于历史长河,只是沧海一粟;十年,相对于人生,有些人创造了辉煌,有些人庸庸碌碌……”都是在生活,但这价值是完全不同的。

  人生时起时落难以掌控。但如果大家能够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特质去工作和生活,我想每个人都可以比较顺心地活着,从社会角度而言,整个社会也会和谐有序的。这也许就是“各得其所”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港澳旅游/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李益名诗究孰作?
做回自己,好好活着
本来是一个“内政”问题
太湖唱晚
40年前的一次“中暑大爆发”
书法
楼顶的月光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做回自己,好好活着 2013-08-06 2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