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40年前的一次“中暑大爆发”
周小寒
  周小寒

  20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之时。其时,工宣队已经进驻卫生系统。那一年初夏,实然连续暴热三天,上海一下子出现了大批中暑病人,让医院措手不及。

  中暑是由于气温超过了体温,再加周围环境闷热,空气流动不畅,人体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通过对流或汗液蒸发散发,从而使热量积聚在体内,导致体温上升,神经中枢衰竭,各器官功能受损,因而危及生命。

  当时上海居住条件普遍很差,家无降温的电器设备,连电风扇都是稀罕之物。家中老人,特别是卧床老人,大都睏在密不通风的阁楼上。又无电话,老人身体不适,无法与外界联系,小辈要关心老人,也无法与老人联系,只能下班后匆匆回家探望。

  那次连续暴热,使上海市区一下子笼罩在极端的闷热之中。没有空调、没有电扇,无法使居室的室温下降,于是,一大批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反应迟钝者先后出现了中暑。当患者的子女下班回到家中,见老人已昏迷不醒,只能叫救护车送到医院。那时我正巧在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当班。一到下午三四点钟之后,便救护车铃声不断。一个个老人被送到急诊内科抢救。许多人已是奄奄一息,或者来时呼吸心跳已停。抢救中暑需要良好的低温通风环境,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急诊室一下子人满为患,医护人员根本忙不过来。立刻向院领导和工宣队汇报。院方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腾出专门大病房布置成中暑病房,内放冰块降温,再加电风扇通风,但中暑病房很快就客满了。大量的中暑病人还在源源不断送来,怎么办?为了应对这一特发情况,医院决定把花园改成临时中暑抢救病房。当时第一人民医院还在四川路桥下的北苏州路旁,大门进去有一个大花园,便紧急购来大量帆布床,一张张摆在花园走道上,一下子有了数十张床。工宣队进行全院大动员,全体职工齐上阵,连行政和后勤人员也加班帮忙。第一人民医院有一个附属护士学校,有近百名学生,为了解决抢救的人力,院领导决定护校部分学生临时停课,高年级学生参加中暑病人的抢救工作。院方又通过市革委会调拨,从一些冷藏库调来大量冰块,并购买了一些电扇和鼓风机。当救护车送来急救病人后,立刻搬到帆布床上,当班医生上前检查,确认是中暑病人,便由三四名护理人员把病人的外衣脱了,然后开始用冰块或冰水擦身,旁边用电扇吹风,力争尽快把患者的体温降下来。当时的抢救场面相当壮观,周围居民都围在医院的围墙外观看,救护车一辆接一辆送来病员,一派生死接力的紧张场面。病情比较轻的病人,经过降温散热,一般就会慢慢恢复过来。重病号就麻烦了,除了物理降温外,还要用大量药物。如果有严重的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就得转入病房进一步抢救。

  医务人员虽然日夜加班,全力以赴,但由于病人实在太多,病情一般又太重,来不及抢救或抢救无效而亡的甚多。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家急诊室,第一天在“死亡登记簿”上登记备案的死者就有18人,在病房死亡的还不算。可以想见,那一年暑热所致的中暑,全市死亡人数是非常多的,具体数目当时上海市革委会还要保密,但有一个地方是可以窥见一斑的,那就是火葬场。西宝兴路火葬场的工作人员亲口对我描述他们的繁忙程度:到医院或家中去接尸任务太多,火葬场第一把手的书记,都亲自上车接尸;火化来不及完成,长日班改三班制。

  这是我从医数十年,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中暑盛会”,以后就再没有碰到过如此集中的中暑病人。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增多,家中有了电扇、空调、电话,中暑病人就越来越少了。目前已经相当罕见。可见,经济发达程度和生活方式是与相关疾病密不可分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港澳旅游/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李益名诗究孰作?
做回自己,好好活着
本来是一个“内政”问题
太湖唱晚
40年前的一次“中暑大爆发”
书法
楼顶的月光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40年前的一次“中暑大爆发” 2013-08-06 2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