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约翰·基6日说,如果有必要,他将为此亲赴中国。
官员接连访中国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说,新西兰外交部长默里·麦卡利将在数周内前往中国,贸易部长蒂姆·格罗泽也可能访华,协助解决“毒奶粉”危机。
他说:“如果有必要,我也会去(中国)。”
约翰·基说,他打算与来访的中国食品监管部门官员会面,双方将保持对话。
恒天然集团上周承认,旗下一家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3批浓缩乳清蛋白粉含有肉毒杆菌,涉及多个国家的品牌婴儿配方奶粉和饮料。约翰·基5日批评恒天然拖延曝光产品质量问题,担忧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影响新西兰作为“干净、绿色”乳制品供应国的声誉。
政府出手帮企业
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长乔伊斯说,已经派政府官员到恒天然集团设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机构,以确保这家乳业巨头就污染事件向公众提供准确信息。
乔伊斯说,新西兰政府以这种“手把手”方式协助私营企业处理危机的情形并不多见。由于亟需恢复全球消费者对新西兰乳业的信心,政府只得出手。
乳业是新西兰支柱产业,乳制品出口额占这个国家总出口额的四分之一。作为世界最大乳制品企业之一,恒天然集团2011年牛奶产量占新西兰总产量的89%。
乔伊斯说,恒天然对政府代为处理危机管理事宜表示欢迎。
新西兰财政部长比尔·英格利希说,眼下难以预估污染事件对恒天然和新西兰乳业声誉的长远影响,“我们只知道,如果(危机)接下来一周左右得到妥善处理,负面影响将比处理不善的情况少得多”。
九成产品已找到
按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长乔伊斯的说法,恒天然遭曝光的受污染产品中,大约90%已经找到。初级产业部希望借助恒天然的产品跟踪记录,确定其余受污染产品的去向。
除中国外,恒天然污染事件相关产品还出口到俄罗斯、沙特阿拉伯、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等国。目前相关国家没有出现因受污染产品致病的案例,一些国家已经采取加强检验、召回和下架等措施。
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泽说,他预计新西兰奶粉将在这些国家遭遇“更广泛”进口限制措施。
5日晚,一艘载有婴儿配方奶粉的货船在塔斯曼海遭拦截。《新西兰先驱报》报道,拦截目的在于确保船上奶粉不被上架销售。
格罗泽认为,新西兰贸易声誉将遭受的长期震荡值得关注,“我们将从这件事中恢复过来,但必须吸取教训”。
郜婕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