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外,县镇小村,没有商店。有人挑一副担子,担子里有日常用品:香油、牙粉、鞋垫、筷子、碗盏、针线等数十品种,应有尽有,人称“货郎担”。那人手举“摇铜鼓”,摇得叮咚响,招呼顾客,货郎担每到一处,主妇们从屋里赶出,竞相购买。
清朝末年,有一个姓薛名宝顺的青年男子,他的担子货全,脚勤,更受欢迎,往往满担出门,满袋钱币回家。他的一个朋友,有两桶蓝漆,托他代卖。谁要这种货?他只得自己吃下。不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起死去,下令全国举丧,红色的屋宇全要涂上蓝色,薛宝顺就要他朋友向德高洋行将蓝颜料包下,向各处销售。货郎担变成了颜料商,而且受聘为德高洋行买办。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人回国服兵役,薛宝顺由买办变成洋行代理,更加发财。他盖造洋房,还有私家花园,即后来的衡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