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巴利佛典记载,印度荷花有7种,称“七宝莲花”。实际上,这7种莲花只有两种是荷花,即白荷花和红荷花,其他则是红、白、青、黄和非赤非白等5种颜色的睡莲。可见佛教中荷花、睡莲不分。《大智度经》介绍:“以莲花软净,欲现神力,能坐其上,令不怀故。又以诸花皆小,无如此花……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花上结跏趺坐。”意指“莲花藏世界”。这就是寺庙里的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上的缘故。至于这“莲花”是荷花还是睡莲,就难说了。
为什么佛教特别推崇荷花?
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印度迦毗罗国的王子,诞生在长有满池荷花的蓝毗尼花园。他母亲摩那夫人生他时空中飘来的彩云,其中一朵化为大莲花。小佛祖降生时,一双如同莲花的小手,合十坐莲花上。故佛教创立时,便把莲花视为“圣花”。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它象征圣洁、吉祥、光明、清淳,符合佛教宣传世间皆烦恼污浊,唯有看破红尘脱离苦海,走向西方“极乐世界”。且认为莲花花萎根不死,来年又重发,可被利用宣传人死魂不灭,让人相信轮回报应,大积功德,盼死后别入地狱投生“净土”,即释迦牟尼设想的“莲花藏世界”。这就是佛教特别推崇荷花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