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爱丁堡军乐节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爱丁堡军乐节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爱丁堡军乐节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爱丁堡军乐节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爱丁堡军乐节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爱丁堡军乐节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爱丁堡军乐节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会不应是“奢华文化”
爱丁堡军乐节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杨建国
  每年夏天,在爱丁堡皇家城堡广场上演的皇家爱丁堡军乐节表演,总会吸引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记者近日现场观看时感到,这台已有60多年历史的军乐节表演,实际上是一台大型节庆晚会。但是,与国内的各类节庆晚会花大钱请明星追求排场、舞美制作奢华浪费相比,爱丁堡军乐节一不请明星,二没有豪华舞美,三不是一次性的搭台演出,四创造了显著社会影响和可观经济效益,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节目拼接 晚会格局

  爱丁堡军乐节的演出地点为古老的皇家城堡广场,从1950年创办以来在每年的7、8月间演出三周。广场的三面是临时搭建的可容纳10000多名观众的看台,一面是作为演出背景的千年城堡。据爱丁堡节庆协会总监费斯·琳黛尔介绍,早期的军乐节,以苏格兰皇家军乐队的行进式表演为主,由于军乐队表演的都是铜管乐和鼓乐,样式比较单调,因此,在举办过程中节目构思不断加入其它元素,目前已形成了融军乐、风笛、歌、舞、杂技、管弦乐和焰火等为一体的多样化表演格局。记者在今年的军乐节看到,全场表演由段落性节目拼接,前后有苏格兰风笛乐队和军乐队开幕和压阵,中间则请来了韩国、新西兰、墨西哥、蒙古等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与乐器方阵表演,由于不用情节、角色串联,是一台典型的大型节庆文艺晚会。

  狂欢气氛 效益显著

  爱丁堡军乐节每年邀请不同国家的团队,经派出导演编排节目后参加演出,至今已有50个国家的4万多名文艺工作者出演,中国的军乐、京剧、歌舞、武术等文艺团体也多次在军乐节上亮相。演出时,主持人根据节目内容不断营造世界和平与友谊聚会的气氛,高潮迭起的现场掀起的狂欢氛围和谐而又热烈。虽然是节庆晚会,而且演员多达千人,但广场上没有搭建舞美设施,只有城堡上的灯光根据内容衬托出绚丽场景。据费斯·琳黛尔介绍,军乐节的门票为70至180英镑,每年约有22万购票观众,通过出售转播权在全球每年拥有1亿左右电视观众;军乐节是非盈利机构,每年从产生的票房利润和附加产品、广告等收入中,提取100余万英镑捐赠给慈善机构;每年还为苏格兰实现的经济创收超过1亿英镑。此外,军乐节还积极实施“创意输出”,近年分别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合作举行了表演。

  相互对比 一目了然

  与爱丁堡军乐节相比,国内的节庆晚会大多借助高价邀请明星唱主角来夺人眼球,而爱丁堡军乐节邀请的外国团队只有演出补贴,以各国民族特色吸引观众;国内的文艺晚会虽然投入了巨额资金筹办,却均以一次性演出成了响声巨大、转瞬熄灭的“炮仗文化”,爱丁堡军乐节每年的同一台晚会持续上演三周,每晚演出一两场,已经形成著名国际文化品牌;国内晚会都要耗费大量经费制作舞美,结束后弃之不用,形成极大浪费,爱丁堡军乐节只有灯光要重新设计、看台需搭建,但是,灯光器材和铝合金看台器材每年可以重复使用;国内的晚会虽为节庆而设,但大多由政府埋单,只是送票看热闹,缺少运营收入,而爱丁堡军乐节用自身积累和品牌吸附的资金运营,形成了持续盈利的文化产业运营模式。

  借鉴经验 办出品牌

  多年来,国内举办的节庆晚会节目不乏精彩创意,也涌现了一批优秀创制人才。但是,大量晚会互相攀比规模,公费请角奢华制作,不但削弱了艺术创作的表现力,还造成了浪费严重、虚假繁荣的“泡沫效应”,因此,观众意见很大。事实上,不仅是节庆晚会,各地的剧目生产,也普遍存在着类似的浪费现象。从爱丁堡军乐节的运营经验来看,如果能从制度上贯彻勤俭节约的精神,让艺术家充分释放创意能量,完善成本核算、自我造血的管理机制,就能提高文化产业的科学运营能力。显然,节庆晚会不是不能举办,而是在减少数量、控制规模中如何办出既受观众欢迎、又能良性循环持续增益的品牌产品来。

  资深记者  杨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长三角
   第A25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6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留学交流
   第B06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
   第B08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晚会不应是“奢华文化”
张艺谋:我想做一部独特的京剧
“灯泡头”非常“有看头”
“老男孩”打造“触电现场”
两岸书画家才艺 交流活动在沪举行
“越剧王子”中秋来沪亮相
“百姓舞台我来秀” 舞蹈大赛将开幕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8晚会不应是“奢华文化” 2013-08-21 2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