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台变身猪“爱巢”
余庆路环境优雅,张小姐和邻居们住在一幢带小花园的洋房里。环境虽好,但一幢房子住着16户人家,煤卫合用,居住条件并不宽敞。张小姐的猪笼就安在3楼16户共用的晒台上。
“猪身圆体肥,吃得多拉得多,味道难闻,还不时发出‘呼噜’声,实在吃不消。”张小姐的邻居们抱怨。张小姐却认为自家的猪每天洗澡,干净得很,不会影响别人:“又没规定不能养猪。人家能养狗,我就好养猪。”
“主人爱不释手,邻居怨天尤人。”广元居委会陈雁说,“给猪洗澡、冲刷粪便的水都从三楼雨水管进入下水道,气味难闻。一楼居民都不敢开窗、晾晒。”猪从小不点长到一米有余,腰粗膀圆,张小姐还让猪“谈了次恋爱”。眼看猪马上要做妈妈了,邻居们更害怕了:“这样下去,我们这里要变养猪场来!”
接到居民的投诉,居委会及时将问题向上级反映。天平街道市政科迅速联合城管部门反复上门,指出主人违反了《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规定,相关证照全无,不具备饲养资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求立即将猪送到妥善之处安置。几天后,张小姐为猪在郊区找了新家,将猪送走了。
“小香猪”长到150斤
3年前,家住嘉善路的王阿姨女儿从朋友那里“领养”来一头粉嫩的小香猪,憨厚可爱的样子立刻博得了家人的喜爱,家人给它取名“猡猡”。
每天早晚两次,王阿姨会像遛狗一样牵着“猡猡”出门解决“大小便”。这头小猪从一开始便成为嘉善路永嘉路附近的一道奇特“风景”。“小香猪刚领养来时才2公斤。”当“猡猡”长到小笼子再也关不下的时候,家里人才明白,“猡猡”并不是那种长不大的小香猪。这时,王阿姨一家的烦恼也接踵而至。
王阿姨的住处只是老房子中的一间亭子间,面积有限,且“猡猡”已经长到了150多斤,不可能继续养在家中。“那么长时间了,感情已经很深了。”王阿姨说。要妥善处置这头胖猪,也不是那么容易。“实在不知道往哪里送。”
“死猪可处、活猪难管。”在徐汇区城管二分队的协助下,天平街道终于在闵行郊区为“猡猡”找到了合适的落脚点。6月份,王阿姨一家与“猡猡”离别:“听说‘猡猡’现在生活在空气清新的乡下,逍遥自在,我们也就放心了。”
通讯员 吴梅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