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因材施教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当苗儿需要一桶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杯水。”适当适量的给予,是一个好园丁的基本素养,更是沈爱军因材施教的真实写照。
幼儿小孙先天兔唇,父母离异,一直是年迈的外婆负责他的生活。小孙的性格内向敏感,脾气十分倔强。沈爱军经常让小孙独自完成一些事情,并鼓励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要照顾妈妈和外婆。在沈爱军的激励下,小孙变得懂事起来,在家里抢着擦地板、扫地,并逐渐融入集体。
军营特色教学
沈爱军是军人家庭出身,作为部队幼儿园的军队文化教研组组长,她十分注重用军营特色教学来培养孩子们的坚强品格。沈爱军引进军事教育管理方法,孩子们从托班报名开始即转入“预备役”,小班“授衔”一颗星,中班两颗星,大班三颗星。每次“晋衔”,沈爱军都要郑重地为孩子们举行“授衔”仪式,每个孩子都是小小兵。
为增强孩子们的体质,沈爱军用大可乐瓶装满水,让孩子们负重过独木桥、穿越“封锁线”,并参照资料创立了适合幼儿的格斗小操。在这样的学习训练中,不少家长反映,自家小孩饭量增大了,身体变壮了,连感冒也少了。
培养社会责任
沈爱军认为,孩子们今后终将走向社会,培育他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每年的3月5日学雷锋日、“六一”儿童节、重阳节等,沈爱军都会雷打不动地组织孩子们走出园门,到静安公园、敬老院等地方为路人发放印有公益口号的书签,为群众送上环保、关爱等主题表演。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丁绍学 周洁 缪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