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访问redkite.abdn.ac.uk网站,就能看到鸢鹰(雅称“红风筝”)的博客,每周更新,描述其在苏格兰高地的巡游,在线提供栖息地、觅食习惯、食物种类,以及与同类可能相遇的相关信息。网站配有博主传记、标注移动轨迹的地图、图表,并链接到放置在Flickr上的博主日常近照。
这是阿伯丁大学与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主持的项目。眼下有4只来自北苏格兰黑岛的红风筝被选为“博客鸟”。它们配备了卫星标签,每天6次发回自己的位置,精度达到米级。计算机按其所在地点从其他数据库找出相关地理数据,如栖息地类型(林地或沼泽),附近地标(如尼斯湖),当时天气状况。相关信息通过卫星传输到位于法国的地面站,再到阿伯丁大学自动处理。相应的标记点添加在谷歌地图上,供博客粉丝们阅读。
当然,博主鸟也有歇着的日子。8月5日,雌鸢鹰米莉就没有发送生成博客所需的数据。原因可能是阳光暗淡,没有足够的电力驱动卫星标签。
皇家鸟类保护协会一直以来都在监测鸟类,并将信息告知公众(特别是儿童)。他们使用来自卫星标签的信息写成博客发布,但由于这些信息只是数字、字符,人不能直接理解,描述起来实在令人乏味。
阿伯丁大学开发的自动博客系统接手后,计算机自动分析来自卫星标签的原始数据,从中提取模式,以生物学观点解释后,由自然语言生成器直接转换成英文版的“鸟博客”,描述红风筝的日常生活。整个过程不再需要人工帮助,开创了海量数据瞬间转换成可读文本的先河。
整个团队是计算科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完美组合,阿伯丁大学的参与人员来自dot.rura研究中心,该组织旨在研究数字技术如何帮助农村社区保护、管理和使用自然资源。
“博客鸟”让我们能了解它们的生活,跟踪其一个多世纪后重返苏格兰高地聚集的景观。而特别让人放心的还有一点:这些博主绝对不说假话、不造谣。
凌启渝
■ 红风筝
是鸢鹰的雅称,这种在莎士比亚戏剧中露过面的美丽猛禽翼展近2米,腹部红色,尾巴分叉。尽管体型庞大,它主要觅食小型哺乳动物(如鼠)或蚯蚓,还捡食动物尸体,是现代垃圾处理出现前清理城市的伟大义工。
但后来厄运降临,它们被指威胁到农业而被大量猎杀。到20世纪40年代已在英格兰和苏格兰濒临灭绝,威尔士剩余不到10对。红风筝现在在英国各地10个站点的再现,被誉为自然保护最成功的故事之一!
■ 阅读鸟博客
瓦维斯(雌性鸢鹰)的博客,8月5日至8月11日
本周,瓦维斯主要在万洛克黑德与杜利第米尔之间活动,非常活跃。觅食模式多种多样,通常在桑克尔周围的林地(大部分时间在万洛克黑德和杜利第米尔)。本周瓦维斯常见于酸草原,偶尔也去沼泽一游。酸草原生存的物种贫乏,但有足够蠕虫和昆虫养活瓦维斯。它在沼泽里找什么?下周还会继续活动在同一地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