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给娃娃断奶了。25个月,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从咬着毛巾忍着剧痛开奶,到一次次追奶,到最后顺利断奶。吃母乳的时光或许是娃娃生命中最快乐的日子,也是我这个当妈妈身心感觉最幸福却又最累的日子。
其实,娃娃还没出生时,我并不准备喂那么长时间的奶,原来只希望自己能有奶,能坚持6个月左右的纯母乳。可随着育儿书越看越多,我开始关注母乳喂养。我发现母乳喂养好处甚多,不少国外育儿书都提到,母乳应该喂到两周岁以上,大多数孩子在两到三岁间能自然离乳,而且国际母乳协会也推荐妈妈们至少母乳两周岁。母乳是娃娃最好的食品,也是孩子最好的情绪稳定剂。两岁之后断奶,宝宝和妈妈的痛苦都会减少。而且每个新妈妈都有足够自己宝宝喝的奶,就看有没有信心。有了这些知识作为鼓励,我开始坚定母乳喂养两年的决心。
生完娃,由于身体原因,我的开奶并不顺利。只记得护士给我做过检查后,交代我:“让家属回家取几块毛巾来,开奶要用。”大概是发现了我充满疑惑的眼神,护士补充了一句:“开奶很疼的,给你咬在嘴里用的。”过程果然如此,平时还算“吃痛”的我几是流着眼泪咬着毛巾挺过来的。
我的喂奶过程波折不算少。光吸奶器,就换了4个品牌。在住院生产前,我买了B牌手动吸奶器,可住院后我得知,为了开奶和月子里方便,最好用电动吸奶器。于是,我急急忙忙买了H牌电动吸奶器。由于坚持亲喂,我开始懒得用吸奶器,没想到,这一不用,奶就少了。为了追奶,我“重启”了吸奶器。可H牌有点漏气,B牌吸奶器尽管力大,但用起来累。正巧有个邻居给我推荐了M牌电动吸奶器。我上网一查,果然被“奶牛们”奉为神器,顾不上1000多元的高价位,赶紧入手,果然省力不少。好景不长,经过娃娃的厌奶期,我的奶好像又少了,我再次四处觅良方。这时,又有个邻居向我推荐了X牌的手动吸奶器,说效率很高,而且最好一边给娃娃吃,并同时吸奶。为了娃娃,为了奶多,我再次买了新的吸奶器,并学会了新的喂奶方法和姿势,效果果然不错。但又有新问题了,H牌吸奶器质量不佳,不仅配件经常要换,连吸奶器的主体也容易坏。数了一下,我一共使用了12个吸奶器。
25个月来,给娃娃亲喂母乳,我一顿没少。其实在娃娃1周岁以后,继续坚持母乳,承受着不少无形的压力。之前支持全母乳喂养的声音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质疑:“你还在喂奶啊?孩子那么大了,你的奶哪里还有营养?”“人家喂奶最多喂一年,喂奶时间长,人容易变老的。”每天早上下楼遛娃,这些声音总在耳边缠绕,甚至一些儿保医生也这么认为,还把娃娃的体重偏轻完全归结于母乳。不过到后来,我的脸皮也厚了,任凭别人怎么说,我还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下定决心,在这件事上,决不随波逐流。
由于喂奶时间长了,我还摸索了不少对我个人体质来说发奶和回奶的食谱。每次外出吃饭,上菜时,我的第一反应总是这菜是发奶的还是回奶的。以至于,和我一同吃饭的朋友总笑话我吃饭已经不分好吃难吃,喂奶喂得走火入魔了。
喂奶两年,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但我无怨无悔。因为大量的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营养,如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等,尤其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是免疫因子。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在这之前,长期的母乳喂养,等于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每次新闻中有关于奶粉受污染的消息,我总会暗自庆幸。
如果有条件再生个娃,或许我还会坚持母乳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