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内河航运是上海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一环,上海市为此规划了“一环十射”高等级内河航道并分步建设,大芦线就是其中之一。浦东新区建交委负责人介绍,大芦线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于2006年5月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为27.64亿元,工程历时7年。工程全部建成后,水深达4.5米,可通航千吨级的船舶。港口停泊区泊位长约1公里,可满足15艘500吨级建材船舶及15艘90 TEU(国际标准箱单位)集装箱船舶停靠。到今年上半年,主体工程已通过交工验收。目前正在进行通航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不日将正式通航运行。二期工程现在也已开工。
港口服务区将设在停泊区的后方,其中加油加水站面积达3200平方米,综合区面积3000平方米,是目前浦东首座、上海最大规模的内河水上港口服务区。沿岸还将设置一个港航管理站和一个安全监控指挥中心,并配置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设备。
有关负责人分析,由于地处洋山深水港和相邻省区集装箱运输主通道的“要塞”,大芦线贯通后将打通自贸试验区的水上“高速公路”。根据规划,大芦线航道及内河集装箱港区正式投入使用后,每年将有超过200万TEU集装箱可通过上海内河集装箱船舶,由洋山港区输运至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占港区设计吞吐量的十分之一,将极大缓解陆上交通压力,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新闻背景】
大芦线航道位于上海东南部,起于黄浦江,止于芦潮港内河集装箱港区同盛大道。大芦线航道由临港新城段和大治河段两部分组成,经黄浦江可与长湖申线、苏申外港线、杭申线、平申线等江南水网干线航道相沟通,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为沟通洋山深水港区和相邻省区的集装箱运输主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