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台湾自闭症协进会理事长陈淑惠交双份学费,陪伴患有自闭症的女儿念完大学的事迹经台湾《联合报》报道后,引起了全国各地媒体和网友的热议和关注,这份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很多人。而此时,就在我的接诊的患儿中,也有一份伟大的父爱在感动着我。
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民父亲,走进我的诊室时,他身体瘦弱,衣着朴实且不修边幅。“医生,我只希望他能自己喝水,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只要能让他做个正常人,就算倾家荡产、砸锅卖铁,我们也要给他治!”他说着说着眼里就泛起了泪花。我安慰他不要着急,坐下来慢慢说,给他递上了一杯水之后,我向他详细了解了孩子的病情。
五年前,儿子泽泽的到来给他的生活带来几分色彩与希望。他一想到孩子在家等着,干活都卯足了劲。他希望孩子快些长大、上学、成人、成才,不要一辈子困在农村,可以去看看外面世界。“我一直期望孩子能叫自己一声爸爸,可是孩子迟迟不会说话,甚至不愿意多看我一眼。都说有缘分今生才做父子,为啥他不愿与我好好看看?每次看到隔壁的小囡伸出手让爸爸妈妈抱,叫唤着并不清晰的‘爸妈’时,我心里就一阵酸楚。”
儿子长久的冷漠终于挑战了他的忍耐极限,他带着儿子前往当地的儿童医院诊断,医院告诉他可能患了自闭症。“这个词汇对我们农民来说太过生疏,后来经医生解释后,我才知道这种疾病是世界性的难题,孩子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终身需要别人照顾。”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他带儿子到全国各大医院看病,泽泽药没少吃,病却总不见好,家里也已经是家徒四壁。“我想过要放弃,可是那样的话,孩子将来怎么办,我们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日夜的失眠,让他几度崩溃。但脑中另一个声音也越来越大:“他还那么小,我就是他的依靠,我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帮他治病!”
我询问了一下孩子病情,并安排小泽泽做了详细的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泽泽存在广泛性发育障碍。语言区、运动区、多功能区域皆存在障碍。运动能力最好,但也只相当于两岁的孩子,与实际年龄相差了整整三年。
我告诉他,泽泽现在的年纪还小,坚持治疗有康复到一定阶段的可能。我采用“生物多维干预疗法”对泽泽的自闭症进行治疗,生物多维干预疗法通过整体的生物调序效应,调节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机能,在治疗儿童自闭症方面综合了生物,信息,中医,系统等多个学科的优势,不但使大量的自闭症患者走向康复,还使这些患者的大脑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人与健康》报道过的自闭症患者豆豆就是经过这一生物技术治疗取得成功众多典型病例中的一位。
现在,泽泽“和善”了许多,不再像以前一样“耍酷,不说话”。现在的泽泽已经学会与父母有一些交流,谈到泽泽近期的表现,这位农民父亲的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他现在不仅会看我,还开始和我要手机玩,在英语小游戏中表现的特别有天赋。”这些对五六岁正常孩子来说,再简单不过的表现,能出现在泽泽身上,在这位农民父亲看来,是多么惊喜的进步。
天下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对于这位农民父亲来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生活自理,就算他不能工作,不能挣钱,只要他能独立生活就是最大的慰藉了。这与台湾那位20多年来一直陪伴自闭症女儿读书的母亲的心是一样的,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母爱与父爱都没有差别,传达的柔情都让人充满感动,向那些伟大的父亲母亲致敬!
(蒋燕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学分会会员,儿科主任医师。应邀参加国内外权威儿童学术会议近30次,在国家及省级专业期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冲破儿童学习困境》,主编《儿科临床实用》等著作多部,荣获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