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家》杂志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韩国一个小女孩,某日忽发奇想,跟爸爸说:我想学中国话。爸爸很开明:感觉好玩就学呗。左邻右舍议论纷纷:中国这么穷,跟韩国连外交关系都没有,学中文有什么用呢?父母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谁也想不到,进入21世纪,中国忽然就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在家做全职太太,照顾着三个孩子。金融危机爆发,有一天丈夫突然失去工作。这位太太愁得一夜未眠,忽然想起自己的一技之长:会说中文!求职申请发出,很快收到了五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不久,她就携全家到上海一家韩国公司就职了。
其实何止这个韩国小女孩是这样,那连续15年成为美国首富、世界著名计算机软件霸主的比尔·盖茨在上学时也让父母伤透了脑筋,还有那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也是整天“不务正业”,可是,他们都是从那些“无用”事情中,成就了一番伟业,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进化的认识。
我们中国古代强调“学以致用”, 意思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现代教育不仅把这一古训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还剑走偏锋,达到了某种极端的程度。青少年问题专家郭笑雪关于“有用”的事和“无用”的事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什么时候做有用的事?什么时候做无用的事?这也是个问题。我很欣赏这样的态度,现实中我会踏实地工作,即使这个工作很枯燥,因为现实就是现实,但是在生活中,我会有自己的理想,有我的爱好。我们不妨左手牵着孔子,以社会角色入世,用积极的态度踏实进取;右手牵着庄子,以自然角色出世,用逍遥的精神濡养自己的灵魂。”
读书虽然重要,学习虽然有用,但这并不是孩子人生的全部。有时候,孩子们能够跟自然、跟大地亲近些再亲近些,能够在这种亲近中释放天性,获得乐趣,获取生活的智慧,就比死读书重要得多。也许,这就是最大的“用”:让一个人拥有健康快乐童年生活,因为,这段不可重复的美妙生活,可以滋养他的一生。可让他在成年之后,心灵不会有阴影,不会有扭曲。说不定这眼前看似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却成就了孩子的一生!